真诚永远 发表于 2017-5-2 07:59:26

NCCLS精密度评价方案的实际应用

浙江省宁海县中医医院   高振革
      临床检验方法学一般提倡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订的方案。检验方法的精密度评价是临床实验室的常做方法学评价之一,相应的NCCLS采用精密度评价方案(EP5-A)。采用EP5-A方案对实验室的一些试验项目作精密度评价时发现,其对实验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处理有严格的要求,人工计算相当繁杂,尤其当需要复验时更是如此。我们采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直接测定法评价的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1、EXCEL
      EXCEL 是美国微软(Microsoft)公司的办公软件,更新版本兼容性很好。我们采用EXCEL 2003中文版。EXCEL有友好的用户界面,卓越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能力。它预装的各种函数多达245个,单是统计函数就有80个,用户还可以自行编辑各种公式,或将各个函数组合使用,各种图标化的提示与仅用鼠标就可进行的操作使一般人可以很快掌握基本的操作。方便的智能型复制功能,极大地减轻了计算工作量,并使人部分结果可以自动生成。
2、EP5-A
       2.1 EP5-A用于评价某种分析方法、试剂、仪器或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可重复程度。当实验室更换了新的仪器设备,或更换了新的试剂品牌、测定方法、标准品及操作程序等,都应当根据本方案的指导重做实验确定精密度。一般以变异系数(CV)作为反映(不)精密度的指标,以前习惯批内CV、批间(天间)CV反映。NCCLS的方案是计算出批内、批间、日间和总CV,其中批内CV和总CV 最重要,它代表整个分析体系的可重复程度。
      2.2 实验要求(1)熟悉欲评价的对象。如测定方法、试剂或仪器等,仔细订出评价方案,可在EXCEL 上设计好原始数据采集表格。(2)实验用的试剂应是同次配制,商品试剂盒和参考物应为同一批号,仪器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一直处于质量控制之下。(3)实验用的标本。一般选择2个或2个以上,其中一个在正常范围或在医学决定水平附近,另一个为异常值。实验标本的介质应与临床标本一致,最好用混合血清,标本应有足够的数量,并应妥善保存,以保证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稳定。(4)先作一个初步的批内精密度测定,即一个标本重复测定20次,计算出均值,标准差和CV。
3、评价步骤(LDL-C直接法试剂盒的评价)
      3.1 实验方案评价3种试验盒,采用2个混合血清标本,每天上、下午各用3种试剂测定1次,每个标本每次测定均作双份,每次测定至少做一个质控,共测定20 d。前5 d属熟悉阶段,应能检出测定中如有的明显问题:后15 d是主要的实验阶段,每隔5 d要重新检查质控数据,检验所有数据的可接受性。每天检测时标本随机放置,不用相同的次序。
      3.2 数据采集与整理EP5-A提供几个记录和处理数据的样表,便于说明对数据的操作。我们将这些数据表格直接建立在EXCEL的工作表上,表1为EXCEL工作表的原样,仅是第一行(标有A、B、C、D…)和第一列(标有1、2、3…)是为了代替原工作表中的坐标显示而特地增添上去的。表格中的每一小格称为单元格,以列的座标A、B、C…和行的坐标1、2、3…组合表示任意单元格如A1、B6、H18等。单元格中可以输入文字、数字、符号及公式等各种内容,还可进行各种运算、函数和统计分析,而且还有各种智能化的自动操作功能。
      表中上午与下午都有结果1和结果2,表示平行测定的结果,在各列中依次将每天上下午的4个测定数据如实填入,20 d实验完成后开始整理数据。
      “上午平均”这一列中是将上午测定的2个结果求平均,方法为:选中F8单元格(即上午平均的下一格),用EXCEL 的菜单命令或函数按钮输入求单元格B8和C8平均值的函数(AVERAGE):“=AVERAGE(B4:C4)”,(引号为说明输入内容而加的,实际操作中不要输入,括弧与冒号不能以中文伞角的方式。下同。),这里不必输入具体的数值,回车确认后在F8中自动出现2.925这个平均值。同样在G8格中输入“=AVERAGE(D4:E4)”,回车确认。在H8格中输入“=AVERAGE(B8:E8)”,求从B8至E8连续四个单元格即当天4个结果的平均值。然后鼠标选中F8、G8和H8,使这3个单元格反白,在菜单中选“复制”命令,再以鼠标选中F9~F27,再选“粘贴”命令(或直接回车),则20个上、下午的平均值和同平均值立刻自动出现。
      3.3 离群点的检查如每次双份测定的差值超过初步精密度测定时±标准差的5.5倍(是99.99%的上限值),这时数据为“离群点”,应弃去或重做。
      3.4 数据的计算求日间、批内、批间和总CV的公式均为CV=标准差/平均值,因此还需要计算各个标准差和平均值,计算的公式和EXCEL上的操作如下。
      3.4.1 A:总的日平均,在B29格中输入平均值函数及其范围:“=AVERAGE(H8:H27)”,自动出现2.9508 即为H列20个日平均值的平均值。
      B:日间标准差(S日间),在D29格中输入标准差函数(STDEV)及其数据范围:“=STDEV(H8:H27)”求得“U平均”列中20个数据的标准差。
      CV日间=S日间/总日平均,在F29格中输入公式:“=D29/B29*100"得到CV日间为4.00(%)。
      3.4.2 C:上午2个结果差值的平方和,在B30格中输入平方和函数(SUMSQ),其数据来源用公式求得,两者结合求得差值的平方和:“=SUMSQ(B8—C8,B9—C9,??B26—C26,B27—C27)”求得。出现的数值是0.0060。
      D:下午2个结果差值的平方和,函数与公式的格式与求C(上午2个结果差值的平方和)相似,仅数据的来源不同,利用EXCEL 的智能复制功能,简单地用“复制”和“粘贴”操作将B30格内容复制到D30格中即自动得出。此时D30单元格出现的数值是0.0153,其函数的算式已自动改为“=SUMSQ(D8—E8,D9—E9,…D26—E26,D27—E27)”。计算这两个平方和是由于下面计算批内标准差的需要。
      3.4.3 批内标准差(SWT)的计算式为SWT=http://www.ivdchina.org/file/upload/201506/20130718153916.png式中i 为第几天,j为上午或下午,n为实验天数。即SWT=http://www.ivdchina.org/file/upload/201506/20130718154038.pnghttp://www.ivdchina.org/file/upload/201506/20130718154106.png=0.0163。在EXCEL表中B31格输入平方根函数与数据来源公式:“=SQRT((B30+D30)/80)”自动得到批内标准差SWT。在求得SWT后,即可求批内CV,CV批内=SWT/日平均,在F31格中输入公式:“=B31/B29*100”得CV批内=0.55(%)。
      3.4.4 E:上、下午2个平均值的差值的平方和,同上操作将B30单元格内容复制到F30格中即自动得出。此时F30单元格出现的数值是0.1289,其函数的算式是“=SUMSQ(F8—G8,F9—G9,…F26—G26,F27—G27)”。
      批间变异的估计值(F),F 的计算公式为:F=http://www.ivdchina.org/file/upload/201506/20130718154646.png操作:在B32格中输入“=SQRT(F30/40)”,F为0.0568。
      由F值再计算批间标准差(S批间),S批间http://www.ivdchina.org/file/upload/201506/20130718154827.png操作:在D32格中输入函数和公式“=SQRT(B32*B32—(B31*B31/2))”,D32格中出现数值0.0795。
      CV批间=S批间/总日平均。在F32格中输入“=D32/B29*100 “求得CV批间为2.69%)。
      3.4.5 总标准差(S总)是按方差和的方式将批内、批间和日间标准差结合起来计算,计算公式为:http://www.ivdchina.org/file/upload/201506/20130718155528.png操作:在B33格中输入函数和公式“=SQRT((2*D29*D29+B31*B31+D32*D32)/2)”,得到。S总=0.1311。
      上述3个标准差求出后即可计算各自的CV。CV总=S总日平均,在F33格中输入“=B33/B29*100”求得CV总为4.44(%)。
      3.4.6 从上面的实例与操作说明,除了在单元格B8~E27中输入实验得到的数据外,所有的计算与统计都不输入具体的数值,输入的仅是单元格的“地址”,这样既可避免输入数值出错,又可充分发挥EXCEL 的智能复制功能,避免大量的重复输入。如果实验数据有补充或修改等情况时,所有的计算参数均自动同步更新,完全不用重新计算,节约了大量的计算时间。
4 讨论
       将整个工作表保存为一个模板,在作其他项目的精密度评价时,仅需更换表头的名称、分析物及仪器、试剂等相应内容,保存所有原来的与公式的格式,清除单元格B8~E27的数据后重新输入新的评价试验的实验数据,即可完成一个新的评价试验的数据处理工作,极为方便和实用。
参考文献:
【1】冯仁丰.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技术摹础【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28-30.
【2】刘钢.Excel 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8.
                                                                                 编辑:范伟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NCCLS精密度评价方案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