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A检测在肿瘤诊断及管理中的临床价值
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简称CK)主要分布于上皮细胞,是角质细胞中的主要骨架蛋白,主要功能是维持上皮组织的完整性及连续性。研究表明,细胞角蛋白(CK)具有极高的保守性和组织分化特异性,与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密切相关。细胞角蛋白是一种常用的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目前已得到证实的细胞角蛋白约20多种。http://www.ivdchina.org/file/upload/201506/20130513112717.png
组织多肽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Antigen,简称TPA) 是1957年由瑞典Bjorklund从各种肿瘤组织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不含糖和脂的蛋白质,为单链多肽,相对分子质量17 000~45 000。TPA是与角蛋白8、18和19相关的多肽类物质,在上皮性肿瘤中表达增加,由增殖细胞产生和释放,因此,TPA的水平直接反映了细胞增殖、分化率和肿瘤的浸润程度,是肿瘤增值性标志。血清TPA水平显示出与细胞生长速率和肿瘤分级的良好相关性,其升高主要见于膀胱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和消化道恶性肿瘤等扩散性疾病,特别是对膀胱转移细胞癌的诊断敏感性高。TPA也是一种广谱性的肿瘤标志,其组织器官特异性不强,但敏感性较高,可用于肿瘤治疗后的疗效判断,可较早发现肿瘤复发。
TPA在肺癌管理中的应用: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及致死率都非常高的一种恶性肿瘤,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死于肺癌的病人约一百万。因此, 对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据研究发现,TP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阳性率较高,可达到80%。不仅如此,TPA与肺癌病程进展有关,随着肺癌恶性程度增加,TPA阳性率增大。
http://www.ivdchina.org/file/upload/201506/20130513112759.png
如图所示,TPA同CYFRA21-1在肺癌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相关性(图1)。一些研究也表明TPA和CYFRA21-1显示相同的临床灵敏度(表2)。
http://www.ivdchina.org/file/upload/201506/20130513112833.png
因此,欧洲肿瘤标志物权威组织EGTM(EUROPEAN GROUP ON TUMOR MARKERS)推荐,细胞角蛋白片段类标志(TPA,CYFRA 21等),NSE及CEA,适用于肺癌的鉴别诊断、疗效评估及病情监控。
TPA在乳腺癌管理中的应用: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早期诊断、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CA15-3是目前诊断乳腺癌较灵敏的肿瘤标志物之一,但单项检测CA15-3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且CA15-3在乳腺癌的早期敏感性较低。多项研究表明,TPA为乳腺癌灵敏度最高的标志物(图2)。此外,TPA存在于胎盘和大部分恶性肿瘤细胞膜和细胞质, 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检出率可达70%以上,TPA与CEA同时检测可有利于恶性与非恶性乳腺病的鉴别诊断。
http://www.ivdchina.org/file/upload/201506/20130513112907.png
据有关研究表明,针对乳腺癌患者的TPA 及CA 15-3 联合检测,除特异性相差不大外,其敏感性和准确性均较CA15-3单独检测显著提高。不仅如此,细胞角蛋白标记物和CA15-3的联合检测能够给乳腺癌提供更多的治疗监控信息(表3)。
http://www.ivdchina.org/file/upload/201506/20130513112940.png
因此,CA15-3和TPA的联合检测具备极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其他传统方法的补充,也是乳腺癌评估的最佳标志物组合。
小结
● TPA?能够区分非扩散性和扩散性疾病。
● TPA?与肿瘤恶化程度或预后呈负相关。TPA?值下降通常意味治疗有效;如果TPA?值不受影响或增加,应考虑改变治疗方案。
● 在治疗跟进中,增高的TPA?值可能表明癌症复发。
索灵公司全新推出化学发光法LIAISON? TPA检测项目,采用独特设计的INTEGRAL专利试剂盒,内置定标液,可在索灵LIAISON? 和LIAISON? XL化学发光平台上通用。
此外,索灵LIAISON? 肿瘤标志物产品线几乎涵盖所有常见癌症类型,所有测试项目均可溯源至WHO参考标准,具备高灵敏度和极低的霍克效应,可准确的用于病情根据和疗效监控,全面满足各类实验室肿瘤管理的需求。
Einarsson R. Adv Clin Exp Med 2001; 10: 331-335.
Barak V.et al. Clin Biochem 2004 37: 529-540.
Weber K et al. EMBO journal 1984; 3: 2707-2714.
Correal M et al. Int J Biol Markers 1994; 9: 231-238.
Mizushima Y et al. Oncology 1990; 47: 43-48.
Buccheri G et al. Chest 2003; 124: 622-632.
http://www.egtm.eu/groups.html
Findeisen R et al Clin Chem Lab Med 198; 36: 841-846.
Niccolini A et al. Br J Cancer 1999 ; 79:1443-1447.
索灵诊断医疗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供稿
摘自定向点金《临床实验室》杂志2013年第四期
编辑:范伟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