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免疫应答影响乙型肝炎临床转归及抗病毒疗效
该研究由解放军第302医院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领衔完成。课题组以免疫细胞治疗为切入点和方向,对大样本乙肝人群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突破了乙肝临床免疫学研究、诊断和治疗的几项关键技术。
他们发现了程序性死亡分子(PD-1)、树突状细胞(DC)和调节性T细胞(Treg)3种免疫学指标与乙肝的临床进展和转归有密切关系,并且在国际上首次阐明了这3种指标在乙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该项发现可预测乙肝转归,有利于临床及时诊断,提高乙肝疾病治愈率。
研究者通过对4076例患者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我国乙肝人群T细胞和DC亚群参考值范围,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研究者提出了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爬坡假说”,认为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需要跨越病毒学因素、肝脏病理学、人体抗乙肝病毒免疫紊乱这三座“大山”才有可能使患者康复。爬坡假说提出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两步走”的策略,明确了免疫治疗的时机,可以用来优化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试验,研发了CIK治疗慢性乙肝的新方法,整体疗效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其成果被应用于我国CIK细胞治疗肝病的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部分发现和理论被编入医学院教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