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 发表于 2017-3-16 01:19:13

乙肝定量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HBV感染人体后,致病和传播主要在病毒基因HBVDNA,HBeAg主要来自HBV复制中分泌的非结构蛋白,它的存在提示复制比较活跃,即体内所含HBVDNA量较多。HBsAg是HBV外壳,无核酸,不是完整病毒,因而无致病性和感染性。检出HBsAg只提示受到HBV感染,不能等同携带HBV。因此,探讨防治的重点应是HBVDNA,清除了体内HBVDNA,即可望病变消失,恢复正常。同时,HB VDNA阴转,亦即不能再感染他人。
    HBV感染人体后,虽然主要通过免疫性损害破坏肝组织,但近年试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查脑、肾、和胃粘膜均能检出HBsAg和HBcAg,而且阳性率亦较高,分别为42 3%、75 3%、35 5%。此外,鸭感染DHBV后,在其淋巴结、脾、胃、胰、肠、心肌、肺、骨髓、肾上腺、生殖腺和甲状腺等器官组织内亦均查出HBsAg和HBcAg。
    最近有有实验表明37例患者中2例HBV慢性感染者脾脏HBVDNA均阳性,而且含量甚高,平均5.0×109。同时,肝、肾、脑组织内亦均能查出HBVDNA,而且含量都较高,平均含量多明显高于血液。乙型肝炎不同标志物其病毒复制程度不同.前组大于后两组,说明前组患者体内HBV复制水平较高,传染性较强.本实验“大三阳”组的HBVDNA阳性率为90.7%,与文献报道接近,其含量在(186.8±1.18)Pg/ml之间,这从基因水平进一步证实了HBeAg确实是反映HBV复制活跃的可靠指标.但并不意味着HBeAg转阴之后病毒复制就停止.在“小三阳”组HBVDNA阳性率仍高达50.3%,且部分患者HBVDNA含量也较高.血清HBVDNA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最可靠的指标,其存在表示血液的传染性和宿主的感染状态,持续阳性表示病变程度加重的可能性极大.
    HBV复制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使病情发生变化.因此,医生在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HBVDNA含量变化来评价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和病毒载量的关系.临床上通过监测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变化来判定病变活动是可取的.
    另外,通过测定孕妇围产期HB VDNA含量衡量其乙肝传染性大小,可预测其新生儿乙肝疫苗预防的成败以及采取何种方法进行母婴阻断..定量HBVDNA对监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情发展及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动态监测HBVDNA含量对于治疗、控制乙肝病毒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乙肝定量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