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的鉴别
<P> 新鲜尿液的红细胞形态和泌尿系统的疾病有关,对鉴别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有重要的价值。但尿液的红细胞形态又与尿液的酸碱度、渗透量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注意鉴别。 <P>(一)红细胞形态 <P>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采用染色法、非染色法,用相差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等方法对尿液红细胞的形态分类作了较多研究。 <P>1、正常红细胞:尿液中未经染色的红细胞形态为双凹圆盘状,浅黄色,直径大约8um。 <P>2、异常红细胞:尿液中异形红细胞常见的形态有: <P>①大红细胞:直径>8um的红细胞。②小红细胞:直径<8um的红细胞。
③棘形红细胞:胞质常向一侧或多侧伸出、突起,如生芽样。
④环形红细胞(面包圈红细胞):因细胞内血红蛋白丢失或胞浆聚集,形似面包圈样空心环状。
⑤新月形红细胞:红细胞如半月形。
⑥颗粒形红细胞:胞质内有颗粒状的间断沉积,血红蛋白丢失。
⑦皱缩红细胞:高肾尿中多见。
⑧影红细胞:低肾尿中多见。
⑨红细胞碎片。 <P>(二)血尿 <P> 正常尿中红细胞甚少,红细胞不超过3/HPF。显微镜下红细胞>3/HPF,称镜下血尿。肉眼见到呈不同程度红色混浊如洗肉水样或有血凝块,称肉眼血尿,此时,每1L尿中含血量在1ml以上。 <P> 根据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可将血尿分为3种,即均一性红细胞尿(非肾小球源性血尿)、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肾小球性血尿)和混合性血尿。 <P>1、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外形及大小多见正常,形态较一致,类似外周血未染色血片上的红细胞形态。在少数情况下,也可见到丢失血红蛋白的影红细胞或外形轻微改变的棘形红细胞。整个尿标本中红细胞形态不超过2种。据报道,均一性红细胞与肾活检的诊断符合率达92.6%。 <P>2、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即变形红细胞性血尿,红细胞大小不一,体积可相差3—4倍,尿中可见2种形态以上的多形性变化的红细胞,如大红细胞、小红细胞、棘形红细胞、皱缩红细胞等。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与肾活检的诊断符合率可达96.6%。 <P>3、混合性血尿:指尿液中含有均一性和非均一性两类红细胞。依据哪一类红细胞超过50%,又可分为以均一性红细胞为主和以非均一性红细胞为主的两组。 <P>非肾小球性血尿,尿中红细胞>8000/ml,但大部分(>70%)为正常红细胞或单一型红细胞;肾小球性血尿,尿中红细胞>8000/ml,大部分(>70%)为2种以上变形红细胞。关于区分非肾性和肾性红细胞血尿,仍无统一的标准。多数认为:非肾小球性血尿,变形红细胞≤50%,大部分红细胞为正常红细胞(或均一性红细胞);肾小球性血尿,变形红细胞≥80%。 <P>近来,区分非肾小球性和肾小球性血尿的新方法有: <P>①棘红细胞百分率法:即红细胞具有1个或多个胞质突起的炸面圈样红细胞≥5%为标准,作为评价肾小球性血尿的依据,认为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 ②红细胞容积曲线法:肾性小球性血尿,呈不对称曲线,尿液红细胞平均容积(MCV)小于静脉血MCV;非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容积曲线法呈对称曲线,尿红细胞的MCV大于静脉血红细胞的MCV;据报道,如以尿红细胞MCV<72fl为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标准,则诊断的特异性为10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