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南省文山州医院 杨文勇 何磊
一、 引子
自从第一台压缩式制冷冰箱问世后,专业的制冷之路就不断被拓宽。人们也因为冰箱的使用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能随时享用一些特殊时节才有的食物。在医学领域,有一种 -80℃的超低温冰箱,虽然看似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不大,但里面藏着解救生命的秘密—冰冻红细胞,在危机时刻解冻去甘油后能给很多特殊的患者带来生的力量,可以说是“熊猫血”病友的救命稻草。
二、案例经过
2016年9月3日,消化科收治了一位52岁的女性病友,因“解黑便一月余”病情危重而就诊,血常规化验血红蛋白只有42g/L,检验科报告了危急值,医生进行了相关的检查,诊断为消化道出血。立即予申请输注红细胞。病友的血标本送到输血科后,我们立即查血型,结果ABO血型为“B”型,Rh(D)抗原检测为阴性(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熊猫血”)。我们的库存和血站均无常规2-6度冰箱保存的血液,寻找“熊猫血”献血员来采血肯定是来不及,与血站联系后得知有冰冻红细胞,但解冻去甘油过程需要6小时左右,我们将情况告诉消化科医生,医生充分评估病情,并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办理了有关手续,启用了“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方案。6小时后2U“B”型Rh(D)阴性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输到了与患者体内,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第二天又输注了3U“B”型Rh(D)阴性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血红蛋白上升至70g/L。随后结合其它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住院7天后康复出院。
三、分析总结
“熊猫血”喻指少见、罕见的稀有血型,有很多种,如RH阴型血、DU型、Del型、孟买或类孟买血型等。在我国, Rh(D)阴性血型在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中仅占0.3%-0.4%,故人们习惯称其为“熊猫血” 。
“熊猫血”因人数少,需要输血时经常会遇到困难,加之常规的血液保养方法最长只有35天,如果35天之内这些血液没有人用,就会面临报废,不得不将其输注给ABO血型同型的Rh(D)阳性病友,导致宝贵的血液资源浪费,为了让这些珍贵的血液不至于浪费,科学家们采用超低的方法来保存。
20 世纪 70 年代 Mery man将甘油保存红细胞用于人体输血首次获得成功以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冰冻血在临床输血治疗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现有的冰冻红细胞可保存十年 [1],并且经过解冻去甘油及洗涤去除了大部分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蛋白,能降低不良输血反应的发生率,避免酸中毒、高钾血症及输血传播疾病。使病友们的输血更加方便,为患者争取到了最佳的抢救时间[2]。
本案例是一名女性病友,如果当时没有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则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输Rh(D)抗原阳性血液挽救生命,但这样可能导致产生抗-D抗体,以后需要再次输血时可能造成困难;二是寻找Rh(D)抗原阴性者献血,现在增加了核酸检测,一般都要2天的时间,并且还不一定找得到Rh(D)抗原阴性献血者,这样可能延误抢救时间,对病友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应用彻底解决了这些难题。
当然,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除了应用于RhD抗原阴性的患者外,对于一些特殊的亚型、孟买或类孟买血型等稀有血型或某些需要自身储血的病友,其意义也是非常大的。它既充分利用了稀有血液的 宝资源,又解决了稀有血型患者的抢救性输血问题[3]。通俗点讲,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能为“熊猫血”病友“雪中送炭”。
参考文献
[1]邹文涛,梁兵,田兆嵩,等.冰冻红细胞的制备方法、质量研究及临床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3):254-257.
[2]王惟,李丹,刘薇,等.红细胞保存液保存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效果[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5):465-466.
[3]赵树铭,史春梦,李忠俊.实用临床输血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