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大潮之下,互联网医疗也逐渐形成风口。资本的嗅觉总是最敏锐的:2014年,互联网医疗领域的融资额同比增长3倍,2015年前三季度融资增速也达到两倍。那么互联网医疗领域现状如何?医疗+互联网时代,医生该何去何从?
互联网医疗行业跨界风逐渐兴起 关于医疗+互联网,过去曾经有很震撼的一句话是“对于移动公司来说,和电信、联通竞争了那么多年,最后发现原来腾讯才是他真正的竞争对手”。目前医疗行业的互联网化发展得比较迅速,虽然目前看来慢于其它领域,但是也在逐渐进行跨界。 医疗与其它行业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与送个快餐、买个便当完全不同。对于医疗+互联网,归结成两句话:做从来没有做过的事儿,使正在做的事变得更好。也就是说医疗+互联网后可能会让我们医疗服务过程变得非常高效、规范。 医疗+互联网行业多种业态百花齐放 从数据的角度看,医院有非常多的数据;从医患关系角度看,现在的医患矛盾很难解决。针对这些痛点,出现了一系列的互联网+医疗的产品,如自诊的、问诊的、轻问诊的、专科医生集团、医药电商、可穿戴设备、健康保健等,形成了欣欣向荣的互联网+医疗的业态。 医疗+互联网优质医生稀缺、用户粘合度不高 同时,因为线上缺少可信、透明、优质的内容,医患之间还有患者和患者间社交的内容还比较低下、用户粘合度不高。整个医疗环节,一头是医生,一头是患者,中间不管是采用app、O2O线上线下,还是分级转诊、远程会诊、门诊加号等等,本质上都是一头是医生,一头是患者,所有提供的工具都是要完善流程,让流程更高效。现在线上的名医很少,因为名医不缺病人,他们非常非常忙,他们不需要app,也没时间去研究app怎么使用。所以对于名医来说,线上问诊根本无暇顾及。但是恰恰这些名医又掌握了优质的医疗资源。 医生就业四大方向 未来,社会对于优质医生的需求会更高。国务院2015年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有一条是大病不出县,县以下医疗机构会需要大量的医生人才。另外,社会资本办医现在非常热,民营机构需要成熟的医疗人才。 医生是医疗服务痛点的核心,因为大部分医生是体制内的,所以解决医生的就业可能是解决医疗服务痛点的重中之重。现在国家在推进多点执业,在当今阶段是非常好的方向。将来希望医生可以像司机一样,司机考的驾照在自己口袋,医生考的医生执业资格证应该也在自己的口袋里,如果真的朝这个方向发展,医疗的痛点应该就可以解决了。 那么目前医生职业分成四大块:一个是开综合诊所,还有的创建医生集团,另外还有的在开连锁诊所,还有一部分医务人员投入到互联网医疗创业大潮中去。 那么创业的机遇和方向在哪里呢?大家不妨去仔细研读下今年的国务院办公厅《2015关于推荐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除上面提到的大病不出县、远程医疗服务;另外第六条的分级诊疗信息管理;第七条的转诊;第八条的技术帮扶;第九条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管理等,仔细研究都存在巨大的商机。 |
|关于我们|医维基|网站地图|Archiver|手机版|医疗之家
( 沪ICP备2023001278号-1 )
GMT+8, 2025-4-5 10:27 , Processed in 0.27007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