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安哲博士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的实验室检测是临床免疫学检验的基本内容,也是临床免疫检验专业组的常规检测项目。但是笔者在近期的多次教学活动中发现,在实际工作中对这一基本内容在理论和操作层面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令笔者感到震惊。震惊之余,细细想来又觉得可以理解。震惊是因为对接受培训的一线检验工作者提出的这几个问题我一直都没有想到会成为问题;觉得可以理解则是因为目前大型检验学术会议往往不涉及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而大学检验专业相关教材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有解释的很笼统,造成两头落空的尴尬。在此,笔者试图对此类问题做出解答,并请同行指正批评。
问题: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是不是一定要稀释?不稀释的原血直接检测可不可以?如果要稀释,一定要稀释30倍吗?
面对这样的问题,有人解释说,ELISA法检测抗HBc时样本预稀释30倍是为了排除抗体的非特异性干扰。这一说法乍一看合理,但我认为经不住推敲。同样是检测抗体,为什么ELISA法检测抗HBs和抗HBe不需要样本预稀释呢?同样是检测抗体,为什么抗HCV、抗HAV和抗HEV的样本预稀释不是30倍呢?可见这一解释难以让人信服。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以理论为依据。解释这一问题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对此我做以下三点分析。
第一:在HBV-M中抗HBc是判定HBV感染的最灵敏指标。国际上也以抗HBc作为术前和输血前HBV的筛查指标。我国不采用抗HBc作为术前和输血前HBV的筛查指标,完全是出于其他原因的考量。但是HBV感染并不意味着现行HBV感染。
第二:抗体水平与体内抗原水平和抗原在体内的持续时间有关,即抗体水平与感染状态有关。在尚未研发出抗HBc自动化定量检测方法之前,研究者即通过凝集试验证实抗HBc低滴度提示HBV既往感染,抗HBc高滴度提示现行HBV感染。那么,该以多少低度能够最灵敏的提示出可能存在现行感染而不是既往感染呢?
第三: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研究者发现30倍(准确说是1:2^5,取30倍则是在不降低灵敏度的同时便于实验操作)稀释的抗HBc水平对判断HBV现行感染具有良好的灵敏度。(1)以HBs(-)/抗HBs(-)的供血样本进行输血后,HBV感染率为0.25%;而在筛除抗HBc滴度≥2^6阳性样本后,输血后HBV感染率0%。(2)研究抗HBc滴度与HBVDNA之间关系发现,在抗HBc≤25样本中未检出HBVDNA,在抗HBc滴度2^6-2^9样本中HBVDNA阳性率4%,在抗HBc滴度2^10-2^12样本中HBVDNA阳性率17%。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就能够清晰的知道,ELISA法检测抗HBc在临床实验室检测时是需要预稀释30倍,并以此作为鉴别HBV现行感染的灵敏指标,如果不进行血清预稀释则丧失了抗HBc的这一诊断性价值。
本文为作者投稿,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本文系作者安哲授权检验视界网发表,并经检验视界网编辑,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和本文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