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程亮,柏凤,马绍刚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17岁,因“腹痛伴恶心、呕吐10小时”于2013年01月24日入院。
现病史:患者10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为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重,伴恶心,非喷射状呕吐3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每次约20 ml,于当地诊所行“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症状未见好转,进行性加重,患者渐出现意识模糊、呼吸急促、面色潮红,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病程中患者无发热、黄疸,无呕血、黑便、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
既往史: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无特殊药物使用史。
体格检查:T 36.7℃,P 120次/分,R 30次/分,BP 110/60 mmHg,体重指数(BMI)18.7 kg/m2,神志模糊,急性病容,面色潮红,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 12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肌软,全腹有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稍弱。
实验室检查: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26.63 mmol/L, 二氧化碳结合率(CO2CP) <5.0mmol/L,钾(K+) 5.6 mmol/L,钠(Na+) 144.5 mmol/L,肌酐(Cr)63.7 mmol/L;血气分析:酸碱度(pH) <6.80,二氧化碳分压(PCO2)10 mmHg,氧分压(PO2,吸氧后)121 mmHg,碳酸氢根(HCO3-)<3.0 mmol/L,乳酸1.3 mmol/L;血常规:白细胞 11.58×10^9/L,中性粒细胞 10.34×10^9/L,红细胞5.26×10^12/L,血红蛋白166.00 g/L,血小板 279.00×10^9/L;尿常规:尿葡萄糖(3+),酮体(3+);血、尿淀粉酶在正常范围内,腹部彩超检查肝、胆、胰、脾、双肾、输尿管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诊疗经过:入院后监测血糖、生命体征变化,给予持续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胰岛素用量根据血糖情况进行调整,使其以2.8~4.2 mmol/L的速度下降,最终维持在8.3~11.1 mmol/L),快速大量补液(前12小时共补液4500 ml)、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共计250 ml)纠正酸中毒、维持电解质稳定、支持对症等综合治疗。
经上述救治后,患者神志逐渐转清,一般情况明显好转,腹痛症状缓解,无恶心、呕吐。次日复查血气分析示pH 7.38,PCO2 39 mmHg,HCO3- <22.1 mmol/L,尿酮体转阴。随后调整为皮下多次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稳定后行进一步检查示,空腹血糖 8.9 mmol/L,空腹C肽 0.92 ng/ml(0.78~5.19 ng/ml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阳性,胰岛细胞抗体(ICA)和抗胰岛素抗体(IAA)阴性,提示为1型糖尿病。
讨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是一种以高血糖、高血酮、酮尿、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本例患者为青年女性,体型消瘦,起病急,直接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结合其空腹C肽水平低下,GAD阳性,支持1型糖尿病诊断。患者无糖尿病家族史,无神经性耳聋、视神经萎缩等特殊症状,不考虑单基因突变所致糖尿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多样,极少数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本例患者血、尿淀粉酶在正常范围内,肝、胆、胰、脾、双肾、输尿管彩超未见明显异常,经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快速大量补液、纠正酸中毒、稳定电解质、支持对症等综合治疗后,患者一般情况好转,腹痛症状逐渐缓解,提示患者腹痛是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
点评——马绍刚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在多种诱因作用下,导致体内胰岛素极度缺乏,组织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使血糖显著升高,脂肪分解增加,产生高酮血症和酮尿,同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和明显的电解质紊乱。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口干、多饮、多尿,甚至可出现脱水症状;但同时,少数患者可以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纳差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如本例患者以腹痛为就诊的主要症状。国内外文献报道,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约占全部酮症酸中毒患者的5%左右,且以青少年为主,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出现腹痛的原因各家报道不一,目前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电解质紊乱导致胃肠道平滑肌运动障碍;(2)酸中毒时细胞内钾离子向细胞外转移,细胞内缺钾可致急性胃扩张和麻痹性肠梗阻;(3)血容量不足、组织缺氧产生的毒性产物刺激腹膜;同时血容量不足可引起消化系统微循环低灌注,损伤胰腺;(4)酮体从消化道排出,刺激胃黏膜,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甚至溃疡而出现腹痛;(5)糖尿病引起胃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胃肠动力失调,胃排空延迟;应急刺激Oddi括约肌收缩,胆囊及胆管内压力增高,出现腹痛。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酮症酸中毒与外科急腹症极为相似,临床上极易误诊,但仔细对照,两者还是有区别可循,主要鉴别要点为:(1)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酮症酸中毒患者症状和体征不十分相符,虽有全腹压痛,但无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症;(2)腹腔穿刺一般无腹腔渗出血;(3)解痉药镇痛效果差;(4) 酮症酸中毒患者经积极治疗数小时后,腹痛症状可逐渐缓解至消失,而外科急腹症则表现为腹痛持续时间很长,控制难度大。
该病例提示我们,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应加强对糖尿病基础知识普及和认识,了解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表现和诊断,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尤其是对腹痛鉴别诊断知识的认知。对门、急诊腹痛患者,尽早寻找诊断线索,认真询问糖尿病病史,了解患者降血糖药物使用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即使对于没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也不能放松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警惕。辅助检查要全面,对原因不明的腹痛患者应常规检查血糖、尿常规和血生化,完善彩超、腹透、CT等检查。而对急性腹痛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无论是否有外科急腹症,均应先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症治疗,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治疗同时尽快明确有无外科急腹症。只有通过严格按诊疗常规诊疗,才能避免误诊,从而营造和谐的诊疗氛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