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78|回复: 0

[生化检验] 类风湿因子阳性——如何解读?

[复制链接]

87

主题

0

回帖

28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89
QQ
发表于 2017-3-15 23: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常有患者咨询在医院查类风湿因子阳性,是不是一定就得了类风湿关节炎?面对这种问题该怎么办?

       其实,我们在医院常规检测的类风湿因子为IgM型。类风湿因子阳性可见于多种疾病(表1),其中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阳性率最高,达80%左右,如伴类风湿结节和脾肿大等时,阳性率达85%左右,严重病例可超过90%,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血清学指标之一。类风湿因子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随下列因素的增多而增强:①滴度较高:持续高滴度IgM型类风湿因子可提示病情的活动、骨质易受侵蚀及预后不良;②2次以上连续检测阳性;③多种方法检测均为阳性;④与人及动物IgG分子均反应;⑤除IgM型类风湿因子外,还有IgG、IgA或IgE型类风湿因子。



       因其他风湿疾病、蛋白代谢遗传异常及有慢性抗原刺激的其它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多肌炎/皮肌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结核及慢性支气管炎,特别是并发阻塞性肺纤维化者,类风湿因子均可出现阳性;且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在一般健康成人约1%~3%,年龄较大者5%,婴幼儿0.3%,儿童10%~20%,老年人每增长10岁,类风湿因子阳性率增高1倍,大于75岁的老年人的阳性率可达25%,因此类风湿因子对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并非特异。也就是说,类风湿因子阳性的病人,不一定就是类风湿关节炎,相反,类风湿因子阴性也不一定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应结合症状、体征、化验以及病理切片等各方面情况作具体分析。如类风湿因子阳性,应进一步检查其滴度,并测定用于早期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血清学指标如抗核周因子和抗角蛋白抗体等以及诊断其他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的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和抗ENA抗体等。


       如果检测类风湿因子阳性仍要理性分析,必要时可至医院就诊寻求帮助。


                                                                                                                                   编辑:范伟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医维基|网站地图|Archiver|手机版|医疗之家 ( 沪ICP备2023001278号-1 )

GMT+8, 2025-4-8 14:51 , Processed in 0.13878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