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检验科 谢伟
[摘 要] 目的:探讨11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10例不同类型肝病患者与30例健康者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腺苷脱氨酶(AD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单氨氧化酶(AMO)、α-L-岩藻糖苷酶(AFU)、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胆碱酯酶(CHE)、线粒体型AST同工酶(m-AST)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共11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种生化指标在不同类型肝病患者之间,以及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大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11种生化指标进行联合检测,能够充分弥补单项指标检测的不足,有助于肝脏疾病的诊断、临床治疗及预后。
[关键词] 肝脏疾病;生化指标;联合检测
对肝病患者的多项肝功能生化指标进行联合检测并分析,对肝病的诊断、临床病情监测及治疗以及预后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对210例不同类型肝病患者的ALT、ALP、AST、ADA、γ-GT、AMO、AFU、GPDA、CHE、m-AST与Hcy 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8月收治的肝病患者210例,其中男117例,女93例,年龄21~72岁,平均46.2岁。急性黄疸性肝炎(AIH)54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25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46例,重症肝炎(FH)29例,肝硬化(LC)34例,肝癌(HCC)22例。健康对照组为来我院进行体检健康者,共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9~69岁,平均45.7岁。
1.2 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1种生化指标进行检测。使用速率法对ALT、ALP、AST、ADA、γ-GT、AMO、AFU、GPDA、CHE进行检测,使用免疫抑制法对m-AST进行检测,使用循环酶法对Hcy进行检测[1]。使用质控品与标准品校准检测仪器。
2 结果
2.1 不同类型肝病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不同类型肝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生化指标结果见表1。不同肝病组与健康组的生化指标相比,除去慢性活动性肝炎组与肝硬化组的GPDA,肝癌组的PA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不同类型肝病组生化指标阳性检出率:不同类型肝病患者生化指标的阳性检出率,每组排前五的指标分别是:AIH 组:AST、ALT、m-AST、AMO、Hcy;CPH组:AMO、AST、ALT、Hcy、m-AST;CAH组:AMO、AST、ALT、m-AST、Hcy;FH组:Hcy、m-AST、AMO、ALT、AST;LC组:AMO、AST、ALT、CHE、Hcy;HCC组:AFU、ALP、GPDA、m-AST、γ-GT。使用阳性率排前五的生化指标进行联合检测,使得诊断符合率有较大的提高。联合指标检测与单项指标检测的阳性率相比较,AIH 组和FH 组的阳性检出率达到了100%;CPH 组的阳性检出率由65.1%提升到79.2%;CAH 组由78.9%提升到87.1%;LC 组由83.9%提升到93.1%;HCC 组由83.6%提升到94.6%。
3 讨论
对肝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使用多种生化指标进行联合检测,可以弥补单项生化检测的缺点与局限性,能够充分发挥各个项目的特异性和之间的互补性[2]。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肝细胞活体组织检查中,新检测项目不断出现,检测方法也日趋成熟,本文通过11种生化指标联合检测,探讨其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从不同类型肝病组生化指标阳性检出率分析,11种生化指标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相比,阳性检出率大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PH组、CAH组、LC组、HCC组表现得尤为明显,与彭文锋、钟政永(2011)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显示出联合检测对当前尚无特异性诊断指标的肝坏死疾病检测有所帮助、对甲胎蛋白(AFP)阴性的原发性肝癌可以做到早期发现,并且也有益于合理使用生化指标,提升肝脏疾病临床诊断的精确度、降低不必要的检测经费,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有助于肝脏疾病的诊断、临床治疗及预后。
肝脏是一个复杂功能器官,肝功能检测中,每一个项目只能反应某一个侧面,11种生化指标的联合检测,可以更加全面的反映肝脏功能现状,为临床早期诊断、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提供全面、客观的实验数据。
参考文献
[1] 侯 魏,于秀艳,吴雪峰,等.血清AFP、AFU 联合检测在诊断PHC中的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9(1):9.
[2] 吴雪峰,吴 军,黄其志.血清酶与总胆汁酸联合检测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9(2):298.
编辑:范伟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