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职业病科(张玲、菅向东、隋宏、阮艳君);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张玲、金立元、黄琳)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0PP)患者心肌损伤的敏感诊断指标。方法对31例A0PP患者的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进行动态测定,并与15例健康人血清指标比较。结果A0PP患者中毒后4-72 h血清CTnI、CK—MB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中毒程度越重,升高越明显;第72 h时点CTnI持续增高(2.45±1.19)μg/L,而CK-MB浓度明显下降(93.4±28.2)U/L。AOPP患者中毒后12-72 h各时点,重度中毒组CTnI明显高于轻、中度中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OPP患者中毒后4~72 h各时点,重度中毒组CK—MB均明显高于轻、中度中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AOPP患者的CTnI、CK.MB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TnI的诊断价值可能优于CK—MB。
【关键词】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杀虫药,有机磷农药;中毒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我国常见的中毒性疾病,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快,如不积极救治可导致死亡。近年来,有关有机磷农药引起猝死的病例不断增加,有机磷农药中毒对心肌的损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2004年9月至2005年12月,我们对31例AOPP患者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进行测定,以评价对AOPP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31例AOPP患者中,男l1例、女20例;平均年龄(35.8~4.5)岁;中毒原因均为口服自杀,其中,中毒毒物为乐果13例、敌敌畏8例、甲胺磷6例,1605 4例。参照《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GBZ 8-2002),将中毒患者分为轻、中度中毒14例,重度中毒17例。选择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37.1~6.2)岁。中毒患者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人院后均系统查体,做心电图,给予常规治疗。
2.CTnI及CK-MB的检测方法:所有AOPP患者于中毒后1、4、12、24和72h采集静脉血3ml分离血清,分别进行CTnI、CK-MB的检测。CTnI采用ELISA法检测,CK—MB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对照组于查体当日取静脉血检测CtnI和CK—MB。本实验室CTnI的正常参考值为0.00-0.05 μg/L,CK—MB为0-25U/L。
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均以x均值±s表示,进行t检验。
二、结果
1.AOPP患者血清CTnI、CK—MB水平变化:AOPP患者中毒后,4-72 h、各时点血清CTnI、CK—MB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心律不齐2例、窦速并发期前收缩2例。17例重度中毒患者心电图均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14例、窦速并发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 CK—MB浓度呈下降趋势。AOPP患者中毒后12~72 h CTnI持续增高;中毒后72>0.05 mV 6例、窦速并发T波低平或倒置4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伴有各种室性心律失常者5例。3例死亡患者均为重度中毒者,其中,1例室颤、呼吸骤停死亡,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突发心搏骤停死亡,第3例死于循环衰竭及多脏器衰竭。
2.症状与体征:轻、中度中毒患者临床主要表现是头痛14例、头晕14例、乏力14例、恶心12例、呕吐6例、视物模糊14例、瞳孔缩小14例、流涎10例,心悸10例、胸闷7例、肌束震颤12例。重度中毒患者主要表现大汗17例、瞳孔缩小17例、发绀10例、呼吸困难17例、胸闷17例、心悸16例、气短14例、昏迷17例、双肺湿哕音17例。
3.CTnI、CK-MB变化与心电图变化的关系:轻、中度中毒组14例患者中CTnI在4、12 h各有13例异常,在24和72 h均异常;CK-MB在4 h有13例异常,72 h有9例异常,在12和24h均异常。重度中毒组17例患者CTnI、CK—MB在各时点均异常。轻、中度中毒组3例无心电图异常患者中1例CTnI、CK-MB均正常,另外2例患者两项指标均异常。11例有心电图异常患者均有CTnI、CK—MB异常。本资料还显示,轻、中度中毒患者部分表现为心悸、胸闷,心电图改变轻,部分 fl,电图改变具有可逆性;重度中毒患者表现为胸闷、心悸、发绀和气短等症状,心电图改变呈多样性、复合性,主要为两种心律失常存在。3例死亡患者1例室颤,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我们认为此2例的猝死与有机磷农药对心肌的直接毒害作用有关,第3例死于多脏器衰竭,也存在明显的心脏损害。
三、讨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对心脏损害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且心肌损害是导致某些中毒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病理改变表现为心肌间质充血、水肿,心肌细胞溶解、坏死,肌纤维断裂。我们的观察显示,l4例轻、中度AOPP患者中有ll例心电图异常,l7例重度AOPP患者均有心电图异常。CTnI仅存在于心肌中,其浓度变化可反映心肌受损程度。CK—MB也是反映心肌损害的指标,但CK—MB并非心肌所特有,其他组织也存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CTnI对心肌损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优于CK—MB。AOPP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原因不同,但均可造成心肌损伤,为此,我们对AOPP患者进行了CTnI、CK—MB的动态检测和比较,我们的研究发现,中毒组CTnI及CK—MB在入院后各观察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人院72 h后CTnI血内浓度仍持续升高,且与临床表现相符,而CK.MB则呈明显下降趋势,提示,动态观察CTnI对有机磷农药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可能优于CK-MB。
综上所述,对于AOPP患者出现心肌损害时,动态监测CTnI、CK—MB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CTnI较高而CK.MB趋于正常的AOPP患者也应给予积极治疗,常规给予动态心电监护,以提高AOPP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