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媒体上的一系列报导使鼻咽癌这个病魔的知名度愈来愈高。
著名电影演员李雪健 2001年11月由于“脖子上长了个小疙瘩”才发现并确诊为鼻咽癌,此后有关李雪健病况及其勇战癌症、主演多部影视的报道一直不断。
香港金牌配角演员“大傻”成奎安2004年由于“突然吐血”才发现并确诊为鼻咽癌晚期,于2009年8月27日英年早逝,享年54岁。
有亚洲第一中锋美誉的香港足球名将尹志强(尹佬)因鼻咽癌于虎年(2010)伊始大年初三去世,享年53岁。
这些名人深受鼻咽癌病魔之害令世人震惊、叹息!然而那些正值花样年华的病患更让人心痛、扼腕!
中央电视台《道德观察》报道:内蒙古姑娘张仲培,湖北开放职业学院07级学生,2008年因为“头疼”就医,后被确诊为鼻咽癌晚期,2009年9月9日刚满20岁离开人世。
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报道:北京姑娘李蕾,首都经贸大学二年级学生,1999年6月因“头疼、牙疼”就医,直到 2000年4月才被确诊为鼻咽癌晚期。
扬子晚报报道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硕连读的19岁女生杨玉莹,2010年10月在脖子上发现肿块却被误诊一直贴药膏消炎治疗。可是肿块依然在疯长,半年后才被确诊为鼻咽癌,已到晚期,气管被转移的淋巴结压迫了一半,呼吸非常困难。
再看看我国鼻咽癌高发区的状况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四会是广东省的一个县级市,人口大约是40万人左右,根据当地医疗部门统计,1971年到2000年,四会市共发现鼻咽癌患者1946人,同期该病死亡达到1447人,标化死亡率高达16.35/10万。
苍梧位于广西东部,人口约55万,根据当地医疗部门统计,1977年到2003年苍梧鼻咽癌发病数1763人,同期鼻咽癌死亡数1356人,世界标化死亡率10.01/10万。
鼻咽癌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给人们带来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我是下一个吗?”甚至影响拖累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人们在问,为什么鼻咽癌这个并不起眼的疾病竟如此凶险?为什么这么多病人直到晚期才被发现?一个原因是鼻咽癌早期症状无特点,鼻塞、头痛、甚至涕血与鼻炎鼻窦炎相似,极易延误诊断。鼻咽癌发病部位隐蔽,原发癌往往不大就已经有淋巴结转移,造成颈部淋巴结肿大,病人常以耳或颈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而就医;或者转移至颅底侵犯脑神经导致剧烈疼痛或口眼歪斜,才去就诊,而此刻鼻咽癌本身多半已发展至中晚期,丧失了最佳治疗时间。即使经过治疗,五年死亡率仍高达60-80%!鼻咽癌生长迅速,癌细胞转移快而广泛,中晚期鼻咽癌造成的死亡率很高,从开始出现症状至死亡平均仅18.7个月。造成鼻咽癌高死亡率的另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缺乏临床适用的鼻咽癌早期无损伤的检测方法。鼻咽粘膜上皮癌变对放射治疗十分敏感,在患病早期只需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95%以上的人都可以痊愈,所以获得较好疗效的关键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一直以来活组织病理检查(biopsy)是诊断鼻咽癌的唯一方法,要通过窥镜在鼻咽部进行穿刺取样,再经过一系列组织学技术处理(组织固定、切片染色)后,由病理学专家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癌变的细胞来判断是否患了癌症。这个活检病理检测方法本身对受检者是有创伤损害的,不易被受检者接受,不适于作为常规的筛查手段。同时活检病理技术相对复杂,需要专门的病理专家显微镜阅片,工作量大,出结果时间长,亦不适于高危人群的大规模筛查。特别是在鼻咽癌早期,鼻咽部粘膜变化并不明显,病变局限,通过鼻咽窥镜剪切下来的组织样本里亦有可能没有采取到癌细胞,所以对于早期鼻咽癌来说,活检病理检测也有误诊的风险。理想的早期诊断方法一定是要针对病因,同时要对受试者无损伤,操作技术简便,便于在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