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站点医维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76|回复: 0

[生化检验] 使用RX系列临床生化分析仪检测铜蓝蛋白和结合珠蛋白

[复制链接]

81

主题

0

回帖

24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5
发表于 2017-3-15 23: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铜蓝蛋白和结合珠蛋白是由肝脏产生的糖蛋白。结合雌激素的检测,铜蓝蛋白可用于诊断威尔森氏症及与肝脏相关疾病(1,2)。结合珠蛋白检测可用于溶血性贫血。与其它蛋白一样,他们是与炎症有关急性期反应物(3,4)。快捷、准确的样本分子评估方法有益于科研和临床应用。
       本文阐释了铜蓝蛋白和结合珠蛋白的免疫比浊法发展史。这两种检测方法的分析范围包含人血清、血浆(仅结合珠蛋白血清),样本无需额外的稀释。这两种检测方法均适用于RX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这些准确、稳定并且方便的自动化系统,为铜蓝蛋白和结合珠蛋白的体外定量检测。


       按照制造商的说明进行铜蓝蛋白检测(CPL4017)和结合珠蛋白(HP3886)。英国朗道液态蛋白校准品(IT2691)和液态特定蛋白控制水平1、水平2和水平3(PS2862、PS2863和PS2864)。
      英国朗道可以提供检测试剂盒、校准品、质控品,以及RX系列临床生化分析仪。
样本
       铜蓝蛋白检测:人血清、血浆,需2μL样品
       结合珠蛋白检测:人血清,需2μL样品
分析参数
       灵敏度:通过分析10个由质控物稀释来的不同浓度样本,结果显示,对最低浓度样本检测的不精确度<20%。
       线性:通过分析质控物物的稀释样本来评估线性,铜蓝蛋白和结合珠蛋白的上限分别为70mg/dL和4g/ L(这些可能与正在使用的具体校准品的靶值略有不同)。
       溯源性:可以从已认证的材料(ERM DA470K/IFCC)中获取溯源性。
       精密度:通过检测确定的血清样本水平,确定批内精密度和总精密度。每天两个样本,重复两次检测,共20天。
       关联性:使用这些检测方法以及市场上其它可用的结合珠蛋白和铜蓝蛋白的检测方法,对45个铜蓝蛋白血清样本和40个结合珠蛋白血清样本进行检测。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确定相关系数。
       稳定性:通过在RX系列临床生化分析仪上存储为期28天的试剂,评估校准品的稳定性。铜蓝蛋白试剂存储在+37℃的条件下,可存储3周,结合珠蛋白试剂在+30℃的条件下,可存储4周。再与新鲜的材料性能进行比较。
结果—铜蓝蛋白检测



结果—结合珠蛋白检测


结论
       数据显示,在RX系列生化仪上用免疫比浊法分析患者样本中的铜蓝蛋白和结合珠蛋白具有最佳的结果。
免疫比浊法检测具有以下优点:
       ·精准的检测铜蓝蛋白和结合珠蛋白各自的检测范围
       ·溯源至ERM认证的参考材料
       ·与其他的商用系统兼容
       ·稳定性增强,试剂在机可稳定28天
       ·稳定的液态校准品和质控品
       ·这些均有益于人基质样本分析物的科研和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Henry, R.J., et al. Determination of ceruloplasmin oxidase in serum. Proc. Soc. Exp. Biol. Med. 1960, 104: 620.
2. Laurell, C.B. Electrophoresis, specific protein assays, or both in measurement of plasma proteins. Clin. Chem. 1973, 19: 99.
3. Engstr?m, G., et al. Inflammation-sensitive plasma proteins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incidence of heart failure: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Atherosclerosis. 2009, 202(2): 617.
4. Engstr?m, G., et al. Plasma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and incidence of hospitalisations for COPD: results from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Thorax. 2009, 64(3): 211.
                                                                                                           RANDOX 供稿
                                                                                   摘自定向点金《临床实验室》杂志2012年第六期
                                                                                                            编辑:范伟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医维基|网站地图|Archiver|手机版|医疗之家 ( 沪ICP备2023001278号-1 )  

GMT+8, 2024-6-7 09:39 , Processed in 0.267796 second(s), 28 queries .

Designed by Medical BB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