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站点医维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5|回复: 0

[微生物] 临床标本的念珠菌感染分类和药敏分析

[复制链接]

85

主题

0

回帖

278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78
发表于 2017-3-16 01: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警湖北总队医院    靖杰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念珠菌感染的病原菌分类及药敏分析。方法 各种临床标本经分离培养后,用改良纸片法测定标本分离的各类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 结果 临床念珠菌感染中以白念珠菌为主(52.0%),热带念珠菌(17.2 %),光滑念珠菌(10.1%),克柔念珠菌(9.4%),其他念珠菌(11.4 %)。非白念珠菌感染呈上升趋势。两性霉素、制霉菌素耐药率最低,分别为6.1 %、3.4%,其次为伊曲康唑(17.0%),氟康唑耐药率最高(57.1 %),克柔念珠菌是耐药性较强的念珠菌,其次是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非白念珠菌与白念珠菌相比耐药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临床标本的念珠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念珠菌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临床经验用药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
      【关键词】 念珠菌 药敏试验

       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念珠菌引起患者医院感染日益增多,患者往往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并长期使用抗生素,由于条件致病性念珠菌感染病例不断增多,又使得念珠菌治疗后的耐药问题日渐突出。我们对2005年1月~2007年 11月呼吸道分离的437株念珠菌菌种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菌株 收集2005年1月~2007年11月我院住院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437株念珠菌。
       1.2 质控菌株 白色念珠菌ATCC64548(S),白色念珠菌ATCC64550(R)。
       1.3 真菌药敏琼脂及药敏纸片 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5-氟胞嘧啶等5种药敏纸片及改良Shadomy琼脂平板均购自丹麦Rosco公司。
       1.4 培养与鉴定 菌落分离于沙保弱琼脂培养基(自制),科玛嘉显色培养基(郑州博赛科技有限公司),鉴定API系统20C AUX试条(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
       1.5 药敏试验 (1)接种液的配制:挑取单个菌落于无菌盐水,调制成为5×105CFU/ml的菌悬液,再用生理盐水1∶1稀释。克柔念珠菌先配成5×105CFU/ml的菌悬液,再用生理盐水 1∶10稀释。(2)按试剂说明书所提供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操作。 Shadomy琼脂培养:先置35℃干燥20~25min,对于9cm平皿吸 0.5ml 接种液,14cm吸1.0ml 接种液,倾注于平板表面,涂布均匀,用移液管吸走多余液体,然后,平板在35℃干燥10min,贴药敏纸片,培养18~24h后判读结果。抑菌圈判断敏感(S)≥ 20mm,剂量依赖性敏感(SDD)12-19mm和耐药(R)≤11mm。真菌纸片药敏的质控,白色假丝酵母菌ATCC64548对氟康唑的抑菌环为36-42(S),白色假丝菌酵母菌ATCC64550为11-17 (R)。
2 结果
       437株念珠菌鉴定白念珠菌占52.0% (227/437),光滑念珠菌占10.1% (44/437),热带念珠菌占17.2% (75/437),克柔念珠菌占9.4% (41/437),白念珠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光滑念珠菌。
3 讨论
       各种临床标本中真菌的检出率以痰液最高,而且我们还发现,大多为混合感染或继发于其他细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抗生素的滥用及免疫抑制广泛使用使得念珠菌的感染机会逐渐增加。近年来,人类念珠菌感染有由白念珠菌转向其他非白念珠菌感染的趋势[1]。本研究非白念珠菌感染占 47.9%,这也与国内、外的报道一致[2]。有文献报道,氟康唑对克柔念珠菌引起的感染疗效略差,与我实验相符,伊曲康唑对热带念珠菌疗效不佳[3]。随着氟康唑应用的日益广泛,导致念珠菌症向非白念珠菌症变迁,且那些感染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白念珠菌,非白念珠菌与白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相比有显著差异。我们还发现,多重感染的患者长期接受抗真菌药物治疗,使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降低,出现念珠菌的多重耐药现象,导致少见的致病性真菌寄生和感染现象增加。痰标本中437株念珠菌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显示,两性霉素 B和制霉菌素的耐药率最低(3.4%~6.1%),伊曲康唑其次,氟康唑的耐药率最高(57.1%)。氟康唑不良反应小,较安全,能广泛渗透体液组织器官,对念珠菌属、隐球菌属感染疗效较好,目前临床广泛使用,部分念珠菌已出现耐药,白念珠菌尽管有较多菌株对氟康唑耐药,但对其他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仍然较好,因此,将临床分离的念珠菌鉴定至种水平,对临床抗真菌感染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建议有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避免长期使用唑类药物。

[1] 王文莉,王端礼. 念珠菌对咪唑类药物耐药现象的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6,22.
[2] 陶风蓉,宣天芝,张秀珍. 用E-test方法监测酵母样真菌对氟康唑的耐药性[J].中华医学杂志,2002,12(18):632.
[3] 王苏建,王友良. 真菌血症18例微生物学及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22:97.
                                                                                                        编辑:范伟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医维基|网站地图|Archiver|手机版|医疗之家 ( 沪ICP备2023001278号-1 )  

GMT+8, 2024-5-7 01:12 , Processed in 0.115919 second(s), 25 queries .

Designed by Medical BB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