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站点医维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24|回复: 0

[微生物] 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者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复制链接]

65

主题

0

回帖

21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12
发表于 2017-3-16 01: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导致感染的新病原体不断出现,传统的病原体出现了新问题,不仅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也向实验诊断提出了挑战。本文重点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者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1 做好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微生物检验结果准确最重要也是最难控制的环节。鉴于此,首先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者应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以文件形式制定一系列标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实际的操作指南。其次,由于护理人员流动性较大且部分护士存在质量控制意识淡薄等现象,需要微生物检验工作者深入临床科室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医护人员明确标本质量对检验结果的意义;同时,微生物室要对标本质量进行定期监测,并将统计结果通报给感染控制部门和相关科室的护士长,发挥其督促作用。最后,微牛物检验上作者应强化责任意识,对于接收的标本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处理,对不合格标本坚决退回并说明原因,避免因标本质餐导致误诊。
2 重视原始标本直接涂片的诊断价值
      原始标本涂片检查不仅对微生物检验全过程起着导向作用,还可快速为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细菌培养过程中,受细菌生长缓慢且培养特异性的制约,不能快速回报结果,可通过细菌培养前对标本进行涂片镜枪,包括未染色湿片位相显微镜观察和染色标本片检查,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快速提供诊断信息,对一些感染性疾病特别是急重症感染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例如粪便标本直接染色镜检找到大最多核白细胞,提示组织侵袭性致病菌感染;无菌体液如血液、胸腹水、脑脊液等的阳性标本可直接根据涂片细菌形态和染色特征快速回报临床,指导其经验用药。显然显微镜形态学在细菌鉴定中体现的价值远甚于此,但是由于目前自动化仪器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临床似乎有忽视形态学检查的倾向。同时,由于缺少模式菌株形态学图谱,以及鉴定镜下形态需要丰富的经验,更使得显微镜形态学检查在各医院开展困难重重。这就需要每一位检验工作者从态度上给予高度重视,平时苦练基本功,善于总结归纳。此外,相关机构应尽快建立形态学检查的标准方法,使临床有据可依,真正体现显微镜形态学的应有价值。
3 发展快速准确的诊断技术
      对于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的感染性疾病,特别对那些体外难培养的病原微牛物,临床迫切需要快速且准确的诊断方法。目前血清免疫学、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芯片和多肽质谱分析等技术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提高了疑难病原确诊率。其中应用较多的快速诊断技术是PCR,该技术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对形态和生化反应不典型甚至死亡的微牛物也能做出准确鉴定;对于生长缓慢或难于培养微生物的鉴定,如分枝杆菌、幽门螺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PCR技术更能显示出其重要意义。由于条件限制一些前沿技术很难在基层医院开展,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此类医院对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水平,是摆在每一位微生物检验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
4 做好细菌药敏试验标准化
      加强药敏试验标准化和规范化是获得药敏试验准确性的关键。首先,准确的药敏试验需要合格的药敏试剂和标准的试验方法。目前国内许多医院的微生物室均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该方法是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公认的药敏试验方法,但较易受纸片质量、M—H琼脂厚度和菌液浓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欲得到准确的药敏结果,必须进行严格的室内质量控制,保证药敏纸片以及M-H琼脂等的在控状态,同时也应充分了解K—B法的局限性,对于不能使用此法进行检测
的菌株,应参照CLSI推荐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法检测。其次,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者应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随着临床对细菌耐药性认识的不断深入及新的抗感染治疗药物的层出不穷,古老的微生物学重新焕发了光彩。如何更好地了解细菌药敏试验,需要微生物检验工作者不断地增加知识储备,积极参加本专业学术交流,掌握细菌药敏发展的新动向,积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提高检验技术水平。再次,相关部门应积极研究并合理制定我国的药敏试验标准”。由于国内外抗微生物药物种类以及临床用药习惯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在应用CLSI标准的同时也应建立适合我国的药敏试验标准,这项工作对更有效地提高我国抗感染治疗水平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5 积极与临床科室进行有效沟通
      目前,临床微生物检验迅猛发展,新的耐药形式和菌株不断被发现。专业检验人员尚且应接不暇,部分临床医生更是知之甚少。如何将有限的实验数据变成实用的诊断信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需要微生物检验工作者不断地与临床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微生物检验工作者在进行病原学鉴定之前应尽可能多的了解患者信息,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以及推测性诊断等信息,而且要结合症状和体征进行正确判断,以便合理分析(是有菌部位还是无菌部位的标本,是典型的致病菌还是条件致病菌),从而进行下一步的检验。同时,微生物检验工作者应经常性、制度性地深入临床科室,主动参加临床查房和会诊,特别是对于一些危重和疑难症应参加病例讨论,争取在使用抗微生物药物之前指导临床正确采集标本,努力从多种途径明确微生物的种类。对于不能明确诊断的感染性疾病,应根据病原微生物的流行趋势指导l临床预防用药,争取早期进行目标治疗,控制感染。
      积极有效的沟通,不仅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还可以看到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便改进实验方法,开展更多有价值的检验项目,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深入临床,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机能状况,帮助临床医生根据药效学(药动学)用药原则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不仅可以达到清除病原微生物的目的,还可以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此外,加强跟踪服务,解释检验报告的形式、内容和临床意义,可使临床医护人员正确理解报告所表达的信息,使微生物检验报告发挥应有的作用。
6 积极参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微生物检验工作者应对每批医疗器械的灭菌情况进行监测,对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及各科室的治疗室、换药室等重点部位进行空气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与感染控制部门和临床联系。同时应掌握本地区医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概率和趋势,并定期反馈给感染控制部门和临床医生,为编写本院的抗微生物药物指南提供帮助,指导合理用药,延缓细菌产生耐药性。对一些医院重要病原菌进行重点监测,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在医院感染监测的基础上科学地实施消毒与隔离,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非常重要。l临床微生物枪验工作者应正确指导、督查消毒隔离工作,对医院发现的传染性较高或多重耐药严重的病原菌及不寻常感染保持高度警觉,及时报告感染控制部门。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或特殊耐药细菌感染时,应参与制订消毒隔离措施,对相关人员的管理、废弃物处理等环节提出专业性意见。
      综上所述,在感染性疾病仍然是人类健康严重威胁的今天,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者更应提高理论素养,丰富自己在感染性疾病诊治方面的知识;同时发挥自身职能,在准确快速做好病原微生物诊断的前提下,与临床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积极参与诊疗活动;做好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指导临床实施科学的消毒与隔离,从而真正发挥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本文编辑:范伟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医维基|网站地图|Archiver|手机版|医疗之家 ( 沪ICP备2023001278号-1 )  

GMT+8, 2024-5-2 22:50 , Processed in 0.117923 second(s), 25 queries .

Designed by Medical BB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