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站点医维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23|回复: 0

[血液检验]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的临床研究

[复制链接]

63

主题

0

回帖

189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89
发表于 2017-3-16 01: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传染科     刘爱梅
       耐多药肺结核(MDR-TB)是指患者排出的结核杆菌至少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的肺结核病。为探讨结核病尤其是MDR-TB的免疫发病机制,我们对MDR-TB患者的外周血中活化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共87例。均无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史、糖尿病史、HIV/AIDS,近1个月内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分为(1)MDR-TB组:36例(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15~82岁,平均(43.6-1-18.7)岁。病程6个月~20年。均为继发性肺结核,x 线胸片示浸润、渗出病灶为主者17例,纤维空洞病灶为主者19例。痰结核菌培养耐HR19例,耐HRS11例,耐HRSE6例。入选标准为①经2HRSZ(E)/4RH治疗失败,疗程结束后痰涂片结核菌仍阳性;②痰结核菌培养至少对HR(INH,RFP)耐药,菌型鉴定为人型结核分支杆菌。初治菌阳组:51例(男性37例,女性14例),年龄16~83岁,平均(41.3±27.5)岁。病程1周~4年。均为继发性肺结核,x线胸片示浸润、渗出病灶为主者31例,纤维空洞病灶为主者20例。痰结核菌培养均阳性且对HRSE敏感,菌型鉴定为人型结核分支杆菌。人选标准为新发初治前阳且无耐药病例。两组间年龄差异元显著性(P>0.05)。
       1.2 抗结核治疗方案  MDR-TB组力排肺疾0.6g、丙硫异烟胺0.6 g、吡嗪酰胺1.5 g、丁胺卡那霉素0.4 g、左氧氟沙星0.6 g每日用药治疗2个月。初治菌阳组:2HRSZ(E)/4RH。
       1.3 观察指标  对人选病例治疗前及治疗两个月后的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1.4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用荧光抗体标记外周抗凝血标本,然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 、CD8+T淋巴细胞计数。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处,数据以 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验及配对样本 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
2 结果
       2.1 治疗前两组T细胞亚群的分布 治疗前MDR-TB组患者外周血CD4+ 、CD8+值及CD4+/CD8+ 比值明显低于初治菌阳组(P<0.01,P<0.05),CD8+细胞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2.2 治疗前后MDR-TB组T细胞亚群的变化  MDR-TB患者经强化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33例病情好转,症状改善,28例痰菌阴转,其中25例复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CD4+、CD8+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见表2)。而另外3例患者病灶增多,其CD3+ 、CD4+、CD8+值及CD4+/CD8+比值进一步降低。

3 讨论
       T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中功能重要的细胞,它执行特异性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当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和功能发生异常时,机体就可能出现免疫紊乱,并导致疾病的发生。抗结核免疫力主要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介导的巨噬细胞免疫反应,和其它感染性疾病的细胞免疫一样,需要经过感染、反应和效应三个阶段,即结核菌诱导T细胞活化,成为致敏的T细胞,产生各种细胞因子,从而杀伤细胞内结核菌。在CD4+介导的抗结核免疫反应过程中,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也参与作用。它溶解已吞噬结核菌和受抗原作用的巨噬细胞,使结核菌释放和扩散;它亦使宿主细胞溶解,造成组织破坏。另一方面,藏匿在宿主某些细胞中不能被杀灭的结核菌借助CD8+对靶细胞的溶解作用而释放,进而为邻近部位具有高度杀菌活力的巨噬细胞吞噬和消灭[1]。本文MDR-TB患者细胞免疫应答能力明显降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病程进展及化疗关系密切。活动期的MDR-TB患者细胞免疫指标显著降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主要表现为CD3+ 、CD4+值及CD4+/CD8+比值下降,与初治菌阳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MDR-TB组经强化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随病情好转,CD3+值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1)。有学者认为,结核菌胞壁内的阿拉伯半乳糖和阿拉伯甘露聚糖等能够破坏携带抗原的巨噬细胞与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而对免疫活性细胞产生直接抑制,使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数量下降[2]。动态观察T细胞亚群变化,对进一步研究疾病的机制、控制和预防耐多药肺结核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同时为指导临床免疫制剂的治疗,研究如何调控并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应答水平、缓解病情、改善预后、缩短化疗期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肖志坚.耐多药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2):434.
[2] 董秋兰,郭红革,魏长春,等.耐多药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4,31(3):363-364.
[3] 唐神结,肖和平,胡家瑛,等.复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活化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9):707-708.
                                                                                                        编辑:范伟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医维基|网站地图|Archiver|手机版|医疗之家 ( 沪ICP备2023001278号-1 )  

GMT+8, 2024-4-30 16:49 , Processed in 0.155271 second(s), 27 queries .

Designed by Medical BB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