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站点医维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58|回复: 0

[体液检验] 尿酶检测中β

[复制链接]

78

主题

0

回帖

25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54
发表于 2017-3-16 01: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    邓淑芝 付杰 李简微 谢丽丽 初桂
       临床常用的尿酶检测主要有淀粉酶、溶菌酶、β-N-酰氨基葡萄塘苷酶等。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是一种溶菌体酶,分子量130 000~140 000,肾小球不能滤过,在肾小管及尿路上皮细胞内含量丰富。当肾脏病变时,该酶释放于尿中。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作为反映肾小管早期损伤的灵敏指标,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尿液NAG活性增高是肾小管损害的敏感指标,如急、慢性肾炎和休克引起的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流行性出血热、中毒性肾病、肾癌、膀胱癌以及。肾移植排异反应的早期诊断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在2008年至2009年在我院住院的患者65例,其中男34例,女31例;年龄6~68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急性肾炎26例,慢性肾炎11例,肾病综合征16例,糖尿病12例。
       1.2 试剂  ①枸橼酸盐缓冲液:枸橼酸5.4g,枸橼酸三钠10.0g,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L。②基质液:对硝基酚-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171.2mg,用枸橼酸盐缓冲液溶解并稀释至100ml,冰箱保存。⑦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液:硼砂4.77g,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后,加0.2mol/L氧氧化钠溶液170ml,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L。
       1.3 操作方法  NAG是以对硝基苯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为酶反应底物,加入一定量尿液,在一定条件下尿液内NAG作用于底物,产生N-乙酰β-D-氨基糖和对硝基酚。再加入一定量碱溶液,终止酶反应,并使对硝基酚显黄色,比色测定。同时再测尿肌酐,以每克尿肌酐再换算为NAG含量。取尿液0.1ml,加基质液0.5ml,37℃水浴30分钟后,加硼砂-氧氧化钠缓冲液2ml 混匀,在分光光度计上以空白管调零,读取400nm波长1cm 光径的吸光度值。
       1.4 检验干扰因素  尿液的颜色对于以上几种检测方法均有一定影响。以MNP-NAG为底物、两点终点法测定NAG活性,测量波长从405nm改为505nm,可以减低了尿液本身颜色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临床意义
       正常值[2-甲氧基-4-(2’-硝基乙烯基)酚-N-Z,酰-β-D-氨基葡萄糖苷(MNP),MNP-NAG法](6.21±4.53)U/g Cr。尿NAG活性增高是肾小管损害的较敏感指标,增高见于急、慢性肾炎,休克引起的肾衰竭,肾病综合征,流行性出血热,中毒性肾病。关于肾小球疾病时NAG增加的原理不清,可能和以下两种因素有关: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和表面电荷的改变,使NAG从基膜通过。这和蛋白尿产生的机制相似。但NAG分子量较大,难以解释在选择性蛋白尿时尿酶的增高;有些学者认为,肾小球滤过的蛋白质在近端肾小管被上皮细胞吞饮(endocytosis)进入溶酶体后,促进了溶酶体酶的释放作用。糖尿病肾病早期尿NAG活性即增高,现常作为糖尿病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尿NAG与其他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病早期肾脏损害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此外,尿NAG也可作为尿路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疗效判断。肾小管-质病变时尿NAG明显升高。经组织化学染色证实,近端肾小管上皮内NAG最丰富。在肾小管间质性病变时即使无蛋白尿也有尿NAG增高。肾小管-间质病变时尿NAG增高是肾小管损伤的结果。在缺血性急性肾小管坏死者,尿NAG增高达10倍以上,并在血Cr、BUN升高以前随少尿而出现。先天性肾小管病变如Fanconi 综合征,Low综合征,两侧肾发育不良,肾囊肿和肾积水时NAG正常,而尿LYS和β2-MG增多,说明尿中低分子量蛋白增多表示肾小管功能缺陷,而尿NAG增高仅反应病变活动性。此外,在庆大霉素发生肾毒性反应时,尿NAG有明显增高,重金属如汞、镉和铝以及抗癌药物顺等肾毒性反应时也有显著升高。文献报道尿NAG能早期预测排异反应,可作为移植后监视排异反应的指标。肾病恢复期或肾实质病变不重时,增加不明显。下泌尿系统感染和尿路结石时,NAG可正常。肾移植患者,尿NAG测定可早期发现排斥反应,一般在临床出现各种指征前1~3天即有尿NAG升高。肝硬化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晚期,肝组织有纤维化倾向者,血清NAG升高,中、晚期妊娠,血清中NAG活性亦可升高。
3 讨论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是一种位于溶酶体内的酸性水解酶,存在所有组织中,以前列腺和肾近球。肾小管溶酶体含量最高。肾小管细胞,尤其是皮质近曲小管细胞内含有丰富的NAG,主要来自近球小管的溶酶体。正常情况下,肾小管上皮细胞以胞吐形式向尿液中分泌少量的NAG酶,尿液中含量极微。当肾小管细胞受损时,NAG酶大量从肾小管上皮细胞释放,使尿液中的NAG酶显著增高。尿NAG酶随肾小管间质病变加重呈现增高趋势;但当肾小管间质形态学改变呈重度时,尿NAG酶增高趋势较前相比反而更不明显,甚至有所减低。有研究发现,在有蛋白尿的肾小球疾病中,尿NAG酶增高可以先于肾小管细胞的形态学损伤出现,提示在肾小管细胞摄入过多的蛋白质时,溶酶体的活性增高,故尿NAG酶水平可能同时反映了肾小管的功能状态和形态损伤。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内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24.
[2] 林青,阮诗玮,许少峰,等.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诊断肾脏早期损伤.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22(1):31-32.
[3] 丛玉隆,马骏龙.当代尿液分析技术与临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49-150.
[4] 姜傥.尿液蛋白与肾脏病.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5):312-313.
                                                                                                        编辑:范伟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医维基|网站地图|Archiver|手机版|医疗之家 ( 沪ICP备2023001278号-1 )  

GMT+8, 2024-5-7 02:47 , Processed in 0.167612 second(s), 27 queries .

Designed by Medical BB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