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edphysics 于 2015-12-5 20:26 编辑
1、医疗设备是集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于一身的新兴产业,数字医疗设备更是其中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突出部分,它是将传统医疗器械技术与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工程、新材料、精密工艺等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医疗设施,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高技术产业,涉及检测、诊断、监护等医疗设备。包括数字医学影像设备和在数字医学影像导引下的治疗设备,其中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和精密制造技术。据美国医疗卫生工业制造商协会公布的资料,目前全世界数字化医疗设备产业的销售额约为600亿美元。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国际主流医疗器械市场明显萎缩,但中国却因为新医改的实施,市场反而迎来了新机遇,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过去8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29%,但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仍不足5%。但随着新医改的逐步实施而敞开的巨大市场,却令国内外企业虎视眈眈。医保体系范围的扩大带来的消费者支付能力提高,一级政府的基层医院建设计划和社区医疗建设计划将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两大推动因素。据瑞银预计:未来三年医疗设备行业将增长20%至25%,高于制药行业的预期增长15%至20%。中国政府已经宣布的投入政策,预示着医保改革对医疗设备行业起到的帮助作用将超过制药行业,因此医疗设备行业不仅受益于医疗保险范围扩大和就医途径改善导致的医疗需求增加,并且还受益于政府短期内为基础水平医院采购医疗设备,医疗设备产业肯定是未来经济的一个快速增长点。
2.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中国的整体医疗装备水平还很低,医疗卫生机构中大量的医疗设备需要更新换代,而这些医疗装备,特别是大型医疗装备基本被国外的跨国公司所垄断,如:GE、西门子、日立等。国外数字化医疗设备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不仅对处于起步阶段的民族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对医疗费用的高速膨胀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中国的科技水平,特别是数字化水平正在逐步上升,为了打破垄断,政府在产业政策的支持方面也有所行动。据了解,科技部已制定政策,将数字化医疗设备产业纳入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并给予支持,以支持我国数字化医疗设备产业发展。科技部和卫生部已经在国内选定几个城市作为中国的医疗器械的产业基地,并对其提供政策和技术的支持。科技部、卫生部安排了一些项目和经费,促进自主品牌的数字化医疗设备产业的发展。国内部分省市的政府已经看到了这个机遇,正在想办法把医疗设备产业变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广东的佛山三水正在打造国家医疗器械产业基地,江苏的苏州昆山也在打造中国最专业的数字医疗设备产业基地,科技部也把自主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基地选在重庆。上海的南汇也建立了863国家医疗设备产业基地,浙江的慈溪市也在建立医疗器械产业园。特别是今年6月,江苏省和苏州市联合协助中国科学院,在苏州建立了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目标是研制高科技的数字医疗设备,推动园区数字医疗设备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将生产基地转向中国。据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疗仪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吴祈耀介绍,GE近年来开始将其医疗设备相关机构扎根中国,其全球销售的CT有40%实现了在中国生产,而惠普、西门子、飞利浦也加大了在北京、深圳、上海建立生产基地的步伐。
3.在中国,医疗设备产业是一个快速增长的新经济增长点,是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技术保证,但在东莞医疗器械产业目前还只是一个非常小的产业。东莞正处在经济社会双转型时期,产业转型和升级是目前的紧要任务,数字医疗设备产业基地的建立,可以非常好地提升东莞的科技创新水平。《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008—2017)》中也提出要重点研制新型医学影像系统、诊治医疗装备、制剂机械设备及质量检测设备,发展社区医疗及家庭保健医疗设备、技术和社区医疗保健网络系统,并发展这些潜力产业。相对于国内正在建设的医疗设备产业基地,东莞有非常大的潜在优势,佛山三水和浙江慈溪的医疗器械产业基地,目前只生产和销售价位在10万以内低端产品和低值消耗品,上海南汇基地目前定位于医用金属材料,只有苏州的数字医疗设备初具规模,但它的信息技术和产业不会比东莞更高。东莞具有规模宏大的先进的电子信息产业和精密制造产业,有完整的制造产业链,许多跨国医疗设备公司和国内的医疗设备公司都在东莞加工需要的配件,特别是核心设备—-芯片。最近,中科院的重大项目—-国家散裂中子源项目也落户东莞,也为东莞发展以这项目带动的中子照射治疗装置的产业集群——中子后装治疗机和中子刀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这两种装置都是最近研制和发展的在数字影像导引下照射治疗癌症的高端医疗设备。因此,东莞的医疗设备产业基地应该定位为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数字医疗设备。并且东莞出台的对高科技产业扶持和优惠的政策以及非常便利的交通优势、良好的投资和生态环境,也将为发展数字医疗设备产业提供必要的支撑,同时将提升东莞科技水平和经济增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