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医学磁共振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ISMRM)在今年5月召开了第13届会议,其中来自英国的两篇论文,采用功能性MRI成像研究脑科学,对人的智力发展提出了新的观点,虽然时间过去半年了,还是值得介绍,特别是我们的年轻读者。 创造性思维,或者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技能,是需要有遗传基础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和了解到大脑额叶皮质在一个人的智力高低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那么,这种遗传具体情况怎样,或者说,这种遗传更多地来自于父亲还是母亲? 伦敦“儿童健康研究所”Jonathan Wells博士在会上介绍了该所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说,额叶皮质的发育由母体遗传因素控制。 Wells强调,他们在进行该研究时首先肯定了下面这个理论假设:人类进化过程中,母体行为的控制机制已经偏离了由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所决定和主宰了的本能行为,而朝有利于创造性行为的方向发展和进化。 这种进化特点,或称之为变化,应该更加有益于母亲,而不是父亲,因为在育儿过程中,母亲扮演了主要角色,而这种情况,应该通过基因组印迹机制通过后代体现出来,基因组印迹机制即所谓的表观遗传,根据这个理论,Well博士认为,决定后代大脑额叶灰质密度构成的应该是母亲的基因组,而非父亲。这个观点与实际情况是否吻合呢? 研究人员采用容积磁共振成像方法从817名母亲和655名父亲中随机选择男女各75人,在他们的孩子出生时,获得夫妇二人头围和身高等数据,生成一个名为EQ的数值,用这个值来代表测量对象的脑体积大小值,所谓EQ,就是encephalization quotient,我们可以称EQ为脑商。 然后对这些父母刚出生的孩子进行3D MR成像,测量出脑灰质密度,将父母的EQ值与MR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孩子额叶灰质密度特别是Brodmann10区脑灰质密度与母亲EQ具有极强的正相关性,P值<0.001,而父亲EQ值与孩子额叶大小之间没有出现统计学上的关联。 Wells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后代大脑额叶的发育好坏是由母体遗传因素控制的。目前,脑科学对额叶的认识,除了传统认识上的与智力有关外,也可能在动物的食物分享行为上发挥着作用。 看到这里,有些读者可能有些沮丧,但是,下面的研究可能会让我们又重新振作起来。 利物浦大学的Vanessa Sluming博士对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38名音乐专业人士进行了一系列的神经心理学测试和大脑MRI容积成像,并与另外38人进行了对照研究,采用体素-体素回归分析方法对2组人群的脑灰质密度或体积进行比较。主要结论: 男性音乐家左右大脑海马回的体积明显大于对照组男性成员,并且他们右脑的海马回后部中的灰质密度层大于对照组,P值0.045,研究人员还发现,这些男性音乐家直到50岁时,海马回的灰质密度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女性音乐家与对照组的女性成员相比,海马回灰质密度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无论是男性音乐家还是女性音乐家,在视觉记忆得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语词记忆上,2组得分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Wells博士称,他的结论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检验,Sluming称有必要进行更多研究来疏理她的这些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