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7|回复: 0

检出一例O139霍乱弧菌

[复制链接]

87

主题

0

回帖

29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94
QQ
发表于 2017-3-10 00: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区微生物实验室  孙中兴

2013年5月,笔者从临床粪便标本中检出一例O139霍乱弧菌。现介绍如下,以飨同行。

一、患者信息  患者女性,63岁,农民。因发烧,白细胞升高大于2万,伴有频繁腹泻,从其他医院以血液病待排转来我院就珍。临床所见:患者脱水貌,神志尚可,体温39.6度,每天腹泻达数次,后增至十多次,所泻早期为稀糊状,很快转为浑水样、米泔样。

二、鉴别鉴定  5月15日19时22分接到粪便标本,发现为米泔样(无颗粒、絮状等肉眼可见固体物),笔者疑为霍乱样腹泻标本,故立即于安全柜(BSC1300-2-A2)中做如下处理。

1、标本直接涂片观察动力(压滴法)  高倍镜下发现全部为流星样直线运动细菌。

2、继之,行标本直接涂片制动试验  将可疑粪便标本一滴与O1群、O139群霍乱弧菌鞭毛抗血清分别实验(试剂为兰州生物制品,效期内),并以生理盐水以及铜绿假单胞菌(ACTT27853,省级室间质控自带标准株)作试剂以及细菌阴性对照。混匀后立即镜检(玻片另一端为新鲜标本,以便于对照观察)。结果显示:生理盐水、铜绿假单胞菌、O1群霍乱弧菌鞭毛抗血清皆为阴性(即菌体运动不受影响),而O139群霍乱弧菌鞭毛抗血清与标本混合后,菌体运动迅速减弱、减慢,片刻后即停止不动。是为阳性反应。

3、革兰染色  将自然干燥后的新鲜标本涂片通过酒精灯火焰三次以固定,做快速革兰染色(每步皆10秒。试剂为贝索公司制品,效期内),同时以ACTT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阳性对照,ACTT25923大肠埃希菌为革兰阴性对照(ACTT25922、ACTT25923皆为室间质控自带标准株)。自然干燥后油镜下所见为革兰阴性菌体,着红色,非常明显弧状形态,典型鱼群样排列,几乎没有杂菌(正常菌群几乎被排尽或受其抑制?)。

此时,第一时间(30分钟之内)电话通知临床医师:可疑霍乱!做好自我防护、控制环境污染、及时进行消毒,建议立即隔离患者。并明确表示让值班医师立即上报院级领导!

4、同时,标本接种血平板、碱性平板、碱性胨水(浙江杭州生物,效期内),35°C培养。

5、连续观察培养物,至次日1点左右,培养已出现肉眼可见结果:

a.碱性胨水管  呈轻度浑浊生长(因时间短,菌量尚少),液体表面隐约已长出一层薄薄的菌膜。

b.碱性平板  已长出肉眼可见小菌落,透明、色微暗绿(原划线菌苔处明显)

c.血平板  也长出了针头大小肉眼看见菌落,透明、色微暗、湿润光滑、有轻微B溶血(菌苔密集处较明显)。

d.分别取胨水及平板培养物重复动力、制动、革兰染色等试验。结果与原始标本相同,只不过革兰染色的菌体形态大多数已为杆状或球杆状,弧状特点已不如直接标本涂片明显、典型。同时用O1群、O139群霍乱弧菌诊断抗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生理盐水及ACTT27853铜绿假单胞菌做阴性对照),结果显示:O139群凝集阳性。至此,高度怀疑为O139霍乱弧菌!继续报告临床值班医师以确认。

6、生化反应  取6小时以上培养物做相关试验。结果如下:

氧化酶+  OF-F  赖氨酸+  鸟氨酸+  精氨酸双水解酶-  阿拉伯糖+  蔗糖+  葡萄糖发酵+产气-  乳糖-  甘露醇+  靛基质+  硝酸盐还原+  尿素酶-  枸橼酸盐+  ONPG+  VP+  半固体动力穿刺+  霍乱红+  

嗜盐性试验:0%NaCl 生长+  1%NaCl 生长+  3%NaCl 生长+  6%NaCl 生长+  8%NaCl 生长-  10%NaCl 生长-  

药敏诊断试验: O/129(150微克/片)、多粘菌素(50微克/片)、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 皆耐药(R)。

7、药敏试验  复方新诺明耐药。氨曲南、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噻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皆敏感。

8、与其他科、属相鉴别

a.肠杆菌科:本菌氧化酶阳性,肠杆菌阴性(类志贺邻单胞菌除外)。

b.非发酵菌:本菌发酵利用葡萄糖,非发酵菌不利用或氧化利用葡萄糖。

c.气单胞菌科:本菌精双水/甘露醇/嗜盐性为 -.+.+  气单胞菌则为 +.+.- 。

d.邻单胞菌属:本菌 精双水/甘露醇/嗜盐性为 -.+.+.  邻单胞菌属则为 +.-.-  。

(此菌经区、市、省三级疾控中心鉴别确定为O139霍乱弧菌)

三、讨论

1、霍乱是我国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管控的甲类烈性传染病,济宁市区为该病老疫区,散发病例可能存在,但O139霍乱弧菌近十年来还是首次检出。对于此类传染病,重点在于早发现、管控传播、及时救治。由于我院此次发现早(接标本后30分钟内就上报了可疑疫情)、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处置得当,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果断有力,从而避免了一次可能出现的霍乱暴发或流行的院内感染事件,也同时避免了一次可能导致社会不良影响、甚至引发恐慌的医疗突发事件。

2、霍乱夏秋季多发,其他季节散发。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改造,流动人口迅速增加,农村人口向城镇、城市流动,城镇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同时,我国国情更加开放,外籍人员流入逐年增多,霍乱疫情有增长态势;霍乱病原菌也由单一的O1群向O139群、O1群/O139群并存的趋势发展,甚至新型病原的出现也有可能。一线检验工作人员准确及时地作出早期诊断,为临床第一时间提供正确处理的依据,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检验工作者熟悉霍乱临床表现、疾病过程,熟练掌握霍乱病原菌早期诊断技术,特别是要有自觉地工作责任心,则是临床处置、决断该类疾病的有力技术支持。

本报道意在抛砖引玉、技术交流,在霍乱的早期诊断、及时发现等方面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实用临床微生物检验与图谱   主编:陈东科、孙长贵。2011年1月第1版

2、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2006年11月第3版第1次印刷


【本文系作者授权检验视界网发表,并经检验视界网编辑,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和本文链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医维基|网站地图|Archiver|手机版|医疗之家 ( 沪ICP备2023001278号-1 )

GMT+8, 2025-4-5 18:03 , Processed in 0.32926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