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眉山骨科医院检验科主任 侯文艺
我院于2015-6-26收治一病人,女性,34岁,孕3产2,无输血史,左腹部包快约17X7cm,彩超、CT检查为初步诊断为:脾亢、肝硬化,择期行脾切除手术,要求备血。我科室做了输血前检查,为O型Rh(D)阳,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未做不规则抗体鉴定,传染病8项检查无阳性,HGB为88g/L,WBC为3.7x10^9/L,PLT为36x1010^9/L。因是术前备血,考虑存在凝难交叉配血,就从血站领取10个同血型供血者辫血回来交叉配血进行盲配(悬浮红细胞2u/袋),先用盐水交叉配血,10个供血者与病人血都相配,主端和次端均无凝聚无溶血。然后再用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结果:有6个供血者与病人血不相配,交叉配血实验阳性,主端出现明显的凝聚反应,次端无凝聚无溶血,其余4个供血者相合。临床医生随开具输血申请单,申请输注悬浮红细胞4u新鲜冰冻血浆400ml,冷沉淀10u,并与7月3日做手术,手术时间约4小时,术中出血量约1000ml,在手术室输血,慢输注并严密观察,输血过程中无发热寒战等不良反应,7月4日术后复查血常规HGB为117g/L,WBC为27.3x10^9/L, PLT为72x10^9/L,输血后效果明显。
不规则抗体是指不符合ABO血型系Landsteiner法则的血型抗体,也就是ABO系统以外的血型抗体,多为IgG型抗体,也有IgM型,为不完全抗体,主要是输血或妊娠等免疫刺激产生(本例病人考虑是妊娠产生的抗体),在盐水介质中不能凝聚红细胞,只能致敏相应的红细胞,但通过特殊介质(木瓜酶、抗人球蛋白、凝聚胺等)可使致敏红细胞出现凝聚反应,出现阳性反应。由于Rh血型系统抗原性较强,产生免疫性抗体的频率较高,据报道每输一个单位血使受血者致敏的风险为1%~1.6%,多次输血产生同种抗体的几率为15%~20%,对于连续输血患者,3 d筛检1次,或5~6 d筛检1次。
根据我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收多次输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临床上通常所称的“同型血”实际上是指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相同,其它红细胞血型系统未必相同。如果交叉配血不仔细,或者只用盐水介质配血,则有可能查不出ABO血型系统之外的不规则抗体,微柱凝胶技术对这种类型的抗体都有很好的检测效果。该项阳性的患者一旦输入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抗原、抗体就会发生免疫性结合,在补体的参与下,输入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即发生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或者发生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虽然不规则抗体在正常人群中检出率仅为 0.3%~2%,但它是引起迟发性免疫反应的主要原因。为以防止开始效价很低不易检出,但经过输血刺激,回忆性抗体效价迅速升高而引起溶血反应。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出现发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严重时甚至危及其生命。因此,在输血中要警惕这种输血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当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时,必须进一步作抗体鉴定,确定其特异性后,再输入无相应抗原的红细胞或交叉配血相合的红细胞,才能达到安全输血的目的。输血前进行常规抗体筛选,以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对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非常重要。
【本文系作者侯文艺授权检验视界网发表,并经检验视界网编辑,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和本文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