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33|回复: 0

[生化检验] 血脂异常看似“温柔”,却暗藏杀机......

[复制链接]

85

主题

0

回帖

278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78
QQ
发表于 2017-3-15 22: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医学指导:中山一院高血压血管病科 陶军教授

据了解,血脂异常中的高胆固醇血症目前已经被医学界认为是导致全球第一杀手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大危险因素之一。《2010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中国目前至少有2亿血脂异常患者。

心血管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群健康的主要死亡原因,而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心梗和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有“隐形杀手”和冠心病“元凶”之称。

症状“温柔”易被忽视

通常,血脂异常本身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它最主要的危害是容易引起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旦发病可能造成伤残或死亡的后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血压血管病科主任陶军教授介绍说,由于血脂异常的症状表现得非常“温柔”,许多人对血脂异常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大量血脂异常的人未能及时进行体检并明确诊断,而多数确诊的患者血脂控制也并不理想。

《2010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大众和患者对血脂异常的知晓率仅为3.2%,检测率不足7%。更为严峻的是,依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规定的标准,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达标率仅为50%,而高危和极高危患者的达标率更低。

一项对12个大城市25家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2136例高血清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调查发现,按照《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标准,血脂控制达标率只有26.5%,其中冠心病患者的达标率仅为16.6%。

陶教授提醒,当发生血脂异常,同时又伴有高血压、高血糖或其他危险因素时,应该把血脂水平降得更低,否则就达不到保护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目的。

案例:糖尿病患者血脂需降得更低

刘女士今年55岁,患2型糖尿病已有十年。近日检查时发现餐前血糖为8.9mmol/L,餐后为12.1mmol/L,血糖水平明显升高了。医生又给她测量血压并检验血脂,结果血压是180/100mmHg,血清甘油三酯(TG)为2.71mmol/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4.14mmol/L。

陶教授说,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这类患者血脂水平要求降的更低。“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不仅取决于血脂这一个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更取决于同时具有危险因素的数目,比如高血压、高血糖、吸烟、年龄等。“

陶教授指出,不同的人群,开始药物治疗以及治疗目标值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单纯血脂异常的患者,治疗的目标值是使血清总胆固醇<6.22mmol/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4mmol/L,像刘女士这样同时患有高血糖、高血压的患者,就应用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9mmol/L,否则高脂血症对血管的破坏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也就达不到保护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目的。

坚持终身服药、定期检查

很多血脂异常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血脂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于是就自行减药或停药,结果血脂又反弹到治疗前的状态。陶教授说,如果单纯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能使血脂达到要求的水平,就应该坚持终身服用降血脂的药物。

另外,我国高血压患者中有一半伴有血脂异常,而在同一血压水平下,血脂越高,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越高。因此,高血压患者除了降压,还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血脂状况。

为了及时发现和检出血脂异常,建议以下人群定期测量空腹血脂:

▲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

▲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

▲有皮肤黄色瘤者;

▲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医维基|网站地图|Archiver|手机版|医疗之家 ( 沪ICP备2023001278号-1 )

GMT+8, 2025-4-7 19:05 , Processed in 0.16956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