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94|回复: 0

[生化检验] 胱抑素C、C反应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损伤诊断中的意义 ...

[复制链接]

99

主题

0

回帖

32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29
QQ
发表于 2017-3-15 23: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发生肾功能衰竭而死亡。过去对于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断,主要参考患者BUN、CRE值的变化。由于这两项指标的敏感性差,一旦发现BUN、CRE升高时,就已经提示患者肾脏储备能力已基本丧失,部分患者很快进入氮质血症期,并逐渐发展为慢性肾衰及尿毒症。近几年研究发现,CysC、CRP、UMA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具有敏感性,对其早期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对糖尿病患者CysC、CRP、UMA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三者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损伤诊断中的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为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4月至2011年8月间收治的病例,其中男42例,女54例,中位年龄44.6岁,其中糖尿病未发生肾脏病变即单纯糖尿病(SDM)组54例,糖尿病肾病(DN)组42例。正常对照组为本院48例健康体检者(无心、肝、肾等内分泌疾病)。
        1.2 标本采集
            采集空腹静脉血3ml,3000r/min离心,取上清待测并留取晨尿2~3ml待测。
        1.3 方法
            CysC、CRP,UMA,CRE检测分别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免疫散射比浊法及酶法,所有试剂均购自罗氏公司,在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各项指标见表1。
       

        2.2   SDM组各项指标及联合检测的情况
            SDM组54例患者,CysC、UMA、CRP单独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70.4%、66.7%和59.3%,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91.8%,三项联合检测率与单项检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ysC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肾小管不分泌CysC,被近曲小管重吸收并完全降解,肾脏是唯一清除CysC的器官,所以CysC浓度主要由GFR(肾小球滤过率)决定。而且,机体产生CysC的速率也相当恒定,当肾小球有轻微损伤时,CysC浓度就会迅速升高。微量白蛋白(mAlb)是小分子量蛋白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正常人几乎被近曲小管全部重吸收。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mAlb滤过量超过肾小管最大重吸收,从而引起尿中mAlb升高,升高的程度与肾小球损伤相关。近几年研究表明UMA是目前公认的早期肾脏损害的重要指标,且灵敏度高。CRP是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蛋白,是炎症反应的敏感性标志物。当组织损伤,缺血缺氧时,其浓度急剧上升。据报道,CRP与糖尿病患者微量清蛋白、内皮功能紊乱以及慢性低水平炎症相关联,当糖尿病早期存在慢性炎症时,肾脏血管内皮细胞和膜细胞损伤,CRP随之升高,因此,CRP也是肾脏损伤的敏感标志物。
            本研究结果显示,正常人群可以检测到一定浓度的CysC、CRP、UMA。SDM患者三项指标均值明显升高(P<0.05),表明该组部分患者已经出现了肾损伤。SDM组的CRE均值也略高于正常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结果提示CysC、CRP、UMA反应糖尿病患者肾损的敏感度明显高于CRE。在DN组,CysC、CRP、UMA的均值已经显著升高,提示检测三项指标也可以反应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程度。
            分析SDM组CysC、CRP、UMA检测结果我们发现,三者联合检测其阳性率可达到91.8%,显著高于三者单项指标的阳性率。由于三项指标从不同角度反应了糖尿病肾损伤程度,联合检测可以早期发现肾损伤,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对糖尿病患者延缓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王金华  马丽媛  蒋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医维基|网站地图|Archiver|手机版|医疗之家 ( 沪ICP备2023001278号-1 )

GMT+8, 2025-4-8 14:16 , Processed in 0.81441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