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化白蛋白(GA)是葡萄糖与血清白蛋白发生非酶促糖基化反应的产物,其含量与白蛋白和葡萄糖接触的量及时间成正比,主要反映患者过去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用于监测糖尿病治疗的近期效果。GA作为反映血糖控制情况的一项新指标,主要有以下特点:
1、可反映血糖控制的近期变化
白蛋白半衰期短,仅17~19d,一旦血糖控制状态出现急剧变化,GA可以根据其变化迅速变动。若将GA值作为血糖控制效果的监测指标,在采用饮食或运动疗法控制血糖1~2个月后就能判断是否需要用药。
2、不受贫血的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目前监测血糖控制状态的“金标准”,但其容易受到贫血的影响。溶血性贫血、伴有慢性肾衰的贫血、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等引起红细胞寿命缩短的疾病,HbA1c偏低;而当发生缺铁性贫血时,HbA1c偏高。因此,贫血的糖尿病患者难以通过HbA1c来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此时需要使用GA进行监测。
3、不受变异血红蛋白的影响
若体内出现变异血红蛋白,会表现出易受糖化或难被糖化两种情况,此时利用检测HbA1c来判断血糖控制情况就会有误判的危险。GA则不会受到变异血红蛋白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根据GA来判定血糖控制状态。
4、受白蛋白代谢的影响
在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引起白蛋白代谢亢进的患者,由于白蛋白与葡萄糖接触的时间缩短,导致GA偏低。有研究表明,肥胖患者因脂肪细胞因子分泌亢进,可能引起白蛋白的异化亢进,也会引起GA偏低。而在白蛋白代谢低下的肝硬化、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则会出现GA偏高。综上所述,GA是反映过去2-3周平均血糖水平的新指标,比HbA1c的反映周期更短。因此,在治疗效果的确认及临床用药的调整方面,使用GA比HbA1c更有优势。同时,GA不受血红蛋白代谢的影响,在许多血红蛋白代谢异常的情况下检测GA值更能反映血糖真实水平。但GA也会受到体内白蛋白代谢的影响,不能完全替代HbA1c。因此,二者在监测血糖水平上互为补充,建议联合检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