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检验科 王伟涛
在一个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背景下,怀孕生孩子成为了热门话题,今天再给大家讲一个怀孕前检查的“故事”,一位盼望许久想要孩子的女子,同房近10天后,买了试纸,在家一测,一道杠,阴性,想到验血查HCG,可以早知道是否怀孕。赶快来到医院,挂号,开申请单,交费,抽血,等待拿结果,下午结果出来了,结果如下:
【检验临床面对面】喜忧背后的故事
是否很喜人的结果,β-HCG真的增高了,最常见原因怀孕了,不过作为医务工作者,多年的严谨谨慎的工作习惯,我们这么告诉她,您可能怀孕了,不过目前数值较低,日子比较短,建议呢,过几天再复查一下,看看是否增长,增长速度合适不。女子兴高采烈的回家了,过了两天,再次抽血复查,结果显示β-HCG<1.2mIU/ml。这次结果显示未孕。又过了几天,例假来了,真的未孕,又一次愿望落空,伤心失望而归。
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个结果呢?临床医生给我们的一种解释是可能存在生化妊娠,生化妊娠是指精卵结合了,一般精卵结合七天以后就要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再过七天以后,用早孕试纸就可以测出来,往往精卵结合了,有分泌了,但是必须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还要回到子宫里着床,生化妊娠就是结合了,但是没有回到子宫里着床,或者是回来了,没有着上床,这种叫生化妊娠。
事实真的如此么?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我们进一步寻找我们自身检测过程是否出现纰漏,是否存在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调取当天的环境温湿度记录,正常;仪器状态,正常;室内质控,正常;检测编号,结果核对,正常;当天其他结果,未发现明显异常。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标本的前一个标本做的项目是孕酮+β-HCG,那是一个早孕标本,结果见下图。问题来了,会不会存在携带污染呢?马上找到原始标本,上机复检,最后结果为0.00,是一个未孕结果。
【检验临床面对面】喜忧背后的故事
携带污染指由测量系统将一个检测样品反应携带到另一个检测样品反应的分析物不连续的量,由此错误地影响了另一个检测样品的表现量。是我们搞检验的非常熟悉的现象,以往大多数关注的是生化项目,查找文献资料或者上网一搜,满版的是如何防范携带污染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应用,很少遇到在免疫检测中也存在携带污染的情况,这个例子给我们提了个醒,随着免疫定量时代的来临,您的仪器存在携带污染么?在上面案例中,尽管没有给患者造成深远的不可弥补的过错,但是我们有需要自责的地方,我们的不太严谨导致患者抽了两次血,经历了高兴到伤心的情感过程,这些东西不是我们一句歉意就能表达得了的。
专家点评:我们过往关注较多的生化项目的携带污染,以往的免疫项目多为定性,随着科技发展,全自动化仪器在免疫检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多数项目已转变成定量结果,上面案例给我们提了醒,携带污染不仅存在生化项目,免疫项目依然不能被忽视。同时,严谨的工作作风需要我们继续坚持,工作过程中除了会干活,还要勤分析,多总结。
【本文系作者王伟涛授权检验视界网发表,并经检验视界网编辑,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和本文链接】
<div class="keytags">关键词:HCG生化妊娠携带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