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华, 王颖智, 沈云岳, 庄亦晖, 康懿, 王雯静, 吴树英, 蒋炜, 高锋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
随着检验技术的进步, 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的灵敏度已达到0.15 ng/mL。近几年来, 我们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就遇到不少新生儿HBsAg一过性阳性的情况, 而他们的母亲多数不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这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关注。因此, 我们对检测HBsAg的新生儿的相关病史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同时分析了乙肝疫苗引起的HBsAg一过性阳性发生时间、频率、浓度、乙肝标志物模式, 将乙肝疫苗按新生儿血容量进行体外稀释, 模拟体内疫苗浓度并检测HBsAg含量, 通过胆红素干扰试验排除新生儿黄疸对HBsAg检测的影响, 为临床合理解释新生儿HBsAg阳性结果提供实验室依据, 也为临床合理掌握检测HBsAg节点提供指导性建议。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儿科住院部新生儿检测HBsAg的病例178例, 男100例, 女78例, 年龄1~31 d。对178例新生儿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 147例新生儿在出生24 h内接受了乙肝疫苗接种, 根据疫苗接种时的年龄将这147例新生儿分为0~7 d组、8~14 d组和15~31 d组分别进行统计。
二、仪器与试剂
ABBOTT i2000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及配套HBsAg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HBsAg稀释液(美国雅培公司); HBsAg弱阳性混合血清; Sysmex干扰检测试剂盒; 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胆红素检测试剂(日本日立公司); 重组乙肝疫苗(剂量:0.5 mL/支, 含重组HBsAg 10 mg)。
三、方法
1.乙肝指标检测 乙肝指标包括HBsAg、乙肝表面抗体(anti-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antibody, HBsAb)、乙肝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乙肝核心抗体(anti-hepatitis B core antigen antibody, HBcAb)、乙肝e抗体(anti-hepatitis B e antigen antibody, HBeAb), 合称为“ 乙肝二对半” 。以上指标均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依据操作规程做好定标和室内质量控制, 结果以HBsAg> 0.05 IU/mL判定为有反应性, 所有有反应性的样本均已按复检要求复检为阳性。常见的“ 乙肝二对半” 模式见表1。
乙肝疫苗接种后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一过性阳性的研究
2.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和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 DBil)检测 采用矾酸氧化法检测TBil和DBil, 按要求做好定标工作和室内质量控制, TBil参考区间为0~18 μ mol/L, DBil参考区间为0~6 μ mol/L。
3.胆红素干扰试验 本研究中所有新生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黄疸。为了验证黄疸对新生儿HBsAg检测结果有无影响, 本研究进行了胆红素干扰试验。干扰试验中胆红素干扰物的TBil浓度为383.9 μ mol/L、DBil浓度为29.9 μ mol/L, 将此干扰物以0.5:9.5的比例加至HBsAg低值阳性混合血清中作为实验样本T, 再将无干扰物的基质液以等比例加至HBsAg低值阳性混合血清中作为对照样本C, 然后按C1、T1、C2、T2、C3、T3、C4、T4、C5、T5顺序检测HBsAg。实验样本T的均值( x̅)在对照样本C的± 1.96s范围内, 则判定此浓度胆红素干扰物不影响HBsAg的检测[1]。
4.重组乙肝疫苗制品HBsAg检测 使用HBsAg稀释液按1:200、1:600、1:1 000、1:2 000分别对重组乙肝疫苗进行稀释, 然后检测HBsAg浓度。如果按新生儿平均体重3 000 g, 血容量300 mL, 注射一支疫苗(0.5 mL/支)计算, 相当于将疫苗1:600稀释。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HBsAg浓度以中位数(范围)表示, 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178例新生儿HBsAg阳性结果分析
178例新生儿中有147例在出生24 h内接种了乙肝疫苗, 疫苗接种率为82.6%; 其中有12例新生儿在接种后1周内检测HBsAg呈阳性, 浓度为0.12(0.07~0.25)IU/mL。这12例新生儿中有6例进行了第2次HBsAg随访检测, 其中4例确认为阴性结果。查阅这12例HBsAg阳性新生儿母亲病史, 其中11名无肝炎史, 排除母婴垂直传播的可能性; 另1例新生儿母亲病史资料及患儿HBsAg随访资料缺失。见表2。
另外31例未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中有4例HBsAg呈阳性, 且其中3例在出生后1 d的“ 乙肝二对半” 结果即显示为“ 大三阳” 模式, 其母亲均为乙肝“ 大三阳” 患者, 存在母婴垂直传播的可能性; 另1例新生儿出生后5 d检测HBsAg呈阳性(0.16 IU/mL), 且“ 乙肝二对半” 结果为HBsAg单项阳性, 其母亲肝炎史不详, 该新生儿也未能进行HBsAg随访。见表3。
178例新生儿HBsAg检测结果的分类统计流程图见图1。
乙肝疫苗接种后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一过性阳性的研究
乙肝疫苗接种后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一过性阳性的研究
乙肝疫苗接种后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一过性阳性的研究
乙肝疫苗接种后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一过性阳性的研究
图1 新生儿不同时间内检测HBsAg结果分类统计流式图
二、乙肝疫苗接种后新生儿HBsAg阳性的浓度及“ 乙肝二对半” 模式分析
未接种组的HBsAg阳性浓度[1.11(0.16~2.65) IU/mL]明显高于接种乙肝疫苗组[0.12(0.07~0.25)IU/mL]。乙肝疫苗接种后HBsAg阳性的浓度值多< 0.5 IU/mL, 而未接种疫苗的4例中有2例HBsAg阳性结果> 2 IU/mL, 见图2。
乙肝疫苗接种后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一过性阳性的研究
图2 接种疫苗组与未接种疫苗组HBsAg浓度比较
乙肝疫苗接种后HBsAg阳性的“ 乙肝二对半” 模式以HBsAg单项阳性为主, 其中3例同时伴HBsAb低值阳性, 见表2; 而未接种疫苗的HBsAg阳性的“ 乙肝二对半” 模式以“ 大三阳” 为主, 见表3。
三、新生儿接种疫苗后HBsAg阳性出现的时间分析
147例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中有12例HBsAg呈阳性(> 0.05 IU/mL)。HBsAg阳性主要集中于接种后7 d内, 接种后8~14 d及15~31 d HBsAg均呈阴性。见图3。
乙肝疫苗接种后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一过性阳性的研究
图3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HBsAg阳性的时间及结果
注:虚线为HBsAg阳性判定值(0.05 IU/mL); 与0~7 d组比较, * P< 0.05
12例接种乙肝疫苗后HBsAg呈阳性的新生儿其HBsAg浓度随着乙肝疫苗接种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接种后0~2 d, HBsAg处于较高水平(≥ 0.2 IU/mL); 接种后3~5 d, HBsAg浓度不断下降, 于6~7 d降至0.1 IU/mL。见图4。
图4
图4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HBsAg浓度的变化
四、黄疸对HBsAg低值阳性的干扰
对照样本HBsAg检测均值为0.200 IU/mL(n=12), ± 1.96s范围为0.184~0.206 IU/mL。TBil干扰实验样本的HBsAg检测均值为0.194 IU/mL(n=7), DBil干扰实验样本的HBsAg检测均值为0.188 IU/mL(n=5), 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五、重组乙肝疫苗制品检测HBsAg结果
重组乙肝疫苗直接检测HBsAg的结果为7.00 IU/mL, 将疫苗分别以1:200、1:600、1:1 000、1:2 000稀释后, 检测HBsAg浓度分别为0.31、0.13、0.13和0.06 IU/mL。将疫苗以1:600稀释测得的HBsAg浓度与接种疫苗后新生儿HBsAg阳性浓度[0.12(0.07~0.25)IU/mL]相符。
讨 论
乙肝病毒疫苗含有纯化的基因重组HBsAg, 在注射疫苗后可能会使HBsAg检测呈阳性。国外在乙肝疫苗应用初期已发现了这个问题。20世纪90年代之后陆续有研究者发现因注射乙肝疫苗Engerix B 导致新生儿HBsAg一过性阳性的情况[2, 3, 4]。但由于新生儿的血液样本较难得到, 因此这些文献报道中的标本量都相对较少, 从十几例至几十例, 疫苗接种后HBsAg的阳性检出率也由17%至55%不等, 相差悬殊。之后陆续有类似情况的报道, 透析患者[5, 6]、献血员[7]及普通成人[8, 9, 10]都有涉及。我国于2002年正式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 起步较晚, 因此国内罕有关于新生儿HBsAg一过性阳性的报道。
本研究针对中国人群及国产疫苗, 回顾分析了178名新生儿的184次HBsAg检测结果, 样本量较之前的报道都大, 并首次对乙肝疫苗接种后新生儿HBsAg一过性阳性常为低值阳性的原因给出了解释。由于新生儿样本量有限, 本研究中的阳性标本无法进行中和试验确认, 但所有阳性血清样本及随访标本均按说明书以10 000× g离心10 min后进行重复检测确认。从总体情况来看, 本院乙肝疫苗引起新生儿HBsAg一过性阳性的发生率为8.2%, 低于国外早期的研究结果[3, 4], 这可能和检测方法的不同及Cut-off值的设定有关。
从接种时间上观察, 本研究中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检测到HBsAg阳性都集中于接种疫苗后的1周内, 这与文献报道的时间相符[3, 4, 5]。但8~14 d检测到阳性的可能性仍然较高, 因此建议HBsAg检测最好在接种疫苗后至少2周以后再进行。有2例新生儿进行HBsAg第2次随访检测时未能转阴, 可能就是由于随访时间在疫苗接种后的1周内, 血液中仍然存在可检出的重组HBsAg。
从HBsAg阳性浓度分析, 疫苗接种后新生儿HBsAg阳性浓度为低值水平[0.12(0.07~0.25)IU/mL], 一过性HBsAg阳性浓度在接种疫苗后0~2 d较高, 之后随着乙肝疫苗接种时间的增加而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这与BERNSTEIN等[4]与RYSGAARD等[8]的报道稍有差异, 他们发现HBsAg高峰值出现在接种疫苗后的2~3 d, 之后逐渐下降。原因可能为一方面研究对象不完全相同, 另一方面本研究中0~2 d的例数相对较少, 不能完全代表整体水平。从“ 乙肝二对半” 模式上发现, 接种疫苗后的模式只分为HBsAg单项阳性(75%)以及HBsAg阳性伴低值HBsAb阳性(25%)2种模式, 不同于常规乙肝病毒感染后的模式。干扰试验证明, 本研究中新生儿黄疸对HBsAg检测无影响, HBsAg阳性与黄疸无关。
综上所述, 我们初步推断新生儿HBsAg一过性阳性可能与乙肝疫苗接种直接相关。因此提醒临床医师尽量在疫苗接种2周后再进行HBsAg检测, 以排除乙肝疫苗对HBsAg检测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 ards Institute. Interference testing in clinical chemistry; approved guideline-second edition[S]. EP7-A2, CLSI, 2005.
[2] DEALLER SF, ANSON J . HBsAg vaccinaemia in a newborn[J]. Med Lab Sci, 1992, 49(4): 343.
[3] CHALLAPALLI M, SLOSAR M, VASA R, et al. Brief surface antigenemia in newborn infants vaccinated with hepatitis B vaccine[J]. Pediatr Infect Dis J, 1993, 12(10): 878-879.
[4] BERNSTEIN SR, KRIEGER P, PUPPALA BL, et al. Incidence and duration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emia after neonatal hepatitis B immunization[J]. J Pediatr, 1994, 125(4): 621-622.
[5] LY D, YEE HF JR, BREZINA M, et al.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emia in chronic hemodialysis patients: effect of hepatitis B immunization[J]. Am J Gastroenterol, 2002, 97(1): 138-141.
[6] onUIGBO MA, NESBIT A, WEISENBECK J, et al.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emia following recombinant Engerix B hepatitis B vaccine in an 81-year-old ESRD patient on hemodialysis[J]. Ren Fail, 2010, 32(4): 531-532.
[7] SEED CR, LEE JF, MALonEY R, et al.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emia in blood donors after vaccination[J]. Transfusion, 1996, 36(4): 386.
[8] RYSGAARD CD, MORRIS CS, DREES D, et al. Positive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tests due to recent vaccination: a persistent problem[J]. BMC Clin Pathol, 2012, 12: 12-15.
[9] ZIAEE M, SAÁDATJOO A, MOHAMADPOUR M, et al. Induced HBs antigenemia in healthy adults after immunization with two different hepatitis B recombinant vaccines[J]. Hepat Mon, 2010, 10(4): 298-301.
[10] MANTADAKIS E, THOMAIDIS S, EFRAIMIDOU EN, et al. Transient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circulation after Infanrix-Hexa: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Eur J Pediatr, 2010, 169(9): 1139-1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