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31|回复: 0

[免疫检验] 心肌标志物检测的理解——临床角度

[复制链接]

87

主题

0

回帖

29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94
QQ
发表于 2017-3-16 00: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演讲者: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张戟教授
        张戟教授作为一线临床医生,在《临床医生如何理解心肌标志物检测——高敏肌钙蛋白“高敏”or“过敏”》从三个临床病例入手,通过对比三个病例的症状、病史、心电图、实验室检查、血管造影等检查,说明不同病情下不同的高敏肌钙蛋白水平,及急诊室中hsTn升高的发生率和原因。
        急性心梗、心肌炎、肺栓塞、急性心衰、终末期肾病、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微小NSTEMI 或2型心梗、心肌损伤、化学毒物、高血压危象、CKD早期、马拉松、慢性肺动脉高压、慢性心力衰竭、稳定的冠心病、心动过速、心肌缺血等,在这些疾病或情况下,高敏肌钙蛋白可“使淹没的证据浮现”。随之而来的是临床问题、临床医生的困惑,高敏肌钙蛋白是否“过敏”?心肌损伤与心肌梗死如何正确界定?临床医生如何正确的解读检验报告?临床如何及时做出正确的临床诊疗决策?高敏肌钙蛋白在临床“真实情况”的应用价值?诊断、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以ACS为例,临床医生诊断ACS时如何正确判读高敏肌钙蛋白,在普通急诊或者胸痛中心,敏感性和特异性决策的临床背景很重要。临床医生根据ESC-ACCF-AHA-WHF联合工作组2012年急性心肌梗死统一定义,从胸痛入院开始,进行初步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然后通过心电图确定是持续ST段抬高、还是ST-T段异常、或是正常或未决心电图,然后通过生化检测确定肌钙蛋白是升高、下降、正常,最后进行诊断——ST段抬高型心梗、非ST段抬高型心梗或不稳定型心绞痛。“高敏”不“过敏”:能早期、准度地诊断ACS,尤其是非ST段抬高型心梗,并帮助临床危险分层、及时做出正确的临床处理决策——早期再灌注治疗,时间就是生命!发现有更多患者在未发生ACS的情况下肌钙蛋白升高,对临床医生而言需要智慧地加以鉴别——这些病人也需要关注!
        临床医生作临床诊断时应结合临床经验+实验室证据,综合判断,科学诊断——回归临床、回归基本功!临床医生与检验技师合作沟通,正确解读高敏肌钙蛋白给临床的丰富信息。张戟教授从临床角度阐述了对高敏肌钙蛋白的认识与深刻理解,并强调IVD企业研发与生产的敏感性IVD指标,如何在临床更好的运用,应加强与临床沟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医维基|网站地图|Archiver|手机版|医疗之家 ( 沪ICP备2023001278号-1 )

GMT+8, 2025-4-8 09:02 , Processed in 0.48088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