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珠海市医学遗传研究所肖鸽飞老师、周玉球主任:1、临床信息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产前筛查的质量。产前筛查的报告有别于普通的检验报告,它是一个风险评估。临床所提供孕妇的出生日期、孕周、体重、单双胎、是否吸烟和使用胰岛素以及采血的日期等信息都会参与风险的计算,直接影响到筛查的质量,因此,要确保临床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可靠。
2、重视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标本采集要用真空采血器,因UE3在全血中不稳定、易降解,采血后应及时分离血清且避免污染。血清标本4~8℃可保存1w,长期保存应置于-70℃冰箱冷冻,应避免反复冻融。尽量不要采用溶血、黄疸、脂血标本。
3、重视NT值在孕早期唐氏综合症筛查中的重要作用。75~80%的21三体胎儿的NT>3.0mm。采用早期筛查指标:NT+PAPPA+BHCG,在假阳性率(FPR)为5%时,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检出率(DR)可超过80%,高于孕中期二联指标(AFP/BHCG)和三联指标(AFP/UE3/BHCG)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60~70%的检出率。
4、对于双胎妊娠的产前筛查,中孕筛查灵敏性与特异性较低,早期筛查在提高DR的同时,还可利用NT值推算每个胎儿独特的21三体风险值。
5、中位数值(MOM)很小的差异都会对风险计算结果产生明显影响,因此,每个实验室应根据其所在地区的筛查对象建立自己实验的中位数值,并能根据产后随访的结果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提高产前筛查的DR,降低FPR。
6、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可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第二代测序技术)对孕母血浆中存在的3%~5%胎儿DNA进行拷贝数测序分析,即无创产前基因筛查,以筛查常见的非整倍体染色体胎儿。此法对21三体胎儿的筛出率≥99%,接近于产前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水平,但确诊还须靠经典的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
贝克曼库尔特:首先,由于是筛查的防范,假阴性风险始终存在,无法解决,只有尽可能的降低。第二,当确诊标本数足够多(比如20例以上),随访结果较为完整的情况下,各种筛查方案的检出率应该与该方法理论上的检出率接近。例如5%假阳性率下,二联筛查的检出率在60-65%,三联在70-75%,四联在80-85%。使用更多的标记物组合会显著提高检出率和降低假阴性的发生概率。第三,加强产前筛查全面流程的质量控制,不仅仅是实验室检测部分。包括(1)临床咨询与申请(孕妇筛查相关临床信息的准确填写),(2)样本采集、储运,(3)实验室检测(仪器状态、质控结果在控等),(4)风险计算(基于病人标本的质量控制、MoM中值图、CUSUM图),(5)风险报告,(6)高风险召回产前诊断,(7)妊娠结局回访,(8)筛查效果评估。第四,目前很多实验室都会在筛查风险之外,在设置例如高龄、MoM值正常范围值、风险灰区等额外的筛查“高风险”条件,这样的方法是对更多的孕妇建议了选择产前诊断,效果上起到了降低假阴性发生的情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需要评估这些条件设置的合理性,以及其额外产生的假阳性率升高,降低筛查阳性预测值,如果阳性预测值偏低(例如远低于行业标准建议的1/200),则需要考虑修正甚至去除相应的额外高风险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