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39|回复: 0

[免疫检验] HBV宫内感染母婴阻断的临床进展

[复制链接]

93

主题

0

回帖

30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03
QQ
发表于 2017-3-16 01: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母婴传播是HBV感染的主要途径,也是普通人群HBV慢性携带者(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carriers,CsC)的重要原因。
       尽管国内普遍开展了HBV母婴阻断技术,但目前仍有10%~30%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所产的新生儿未能幸免HBV感染而成为CsC,故此,阻断HBV宫内感染已成为降低我国HBV感染的重要手段,现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一、HBV宫内感染与高病毒载量
       HBV母婴传播途径包括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和产后感染。产时、产后感染通过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HBVac)可获得良好的免疫阻断,而宫内感染目前尚缺乏确切的阻断措施,为我国目前HBV感染母婴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研究显示,HBV 经胎盘宫内感染主要发生在妊娠晚期,其感染率与母亲血清 HBV DNA 载量呈正相关。资料显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的孕妇,在妊娠期无任何干预的情况下,HBV感染母婴传播率为80.0%~85.0%。
       文献报道当孕妇血清HBV DNA>8 log10拷贝/ml时,即使采用HBIG的母婴阻断,其宫内感染率仍高达43.0%;若孕妇 HBV DNA < 6 log10拷贝/ml 时,HBV母婴传播的危险将减少30.0%。
       其机制为高HBV DNA载量易导致胎盘发育不良,使胎盘滋养细胞失去了屏障保护作用,出现了HBV经胎盘的血源性和细胞源性的宫内感染。故此,降低HBV DNA载量是恢复胎盘屏障、减少HBV母婴宫内传播的关键。
二、HBV宫内感染阻断降低
       HBV宫内感染的措施,目前包括HBIG和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UCs]抗HBV治疗。
1. HBIG宫内阻断:
       传统HBIG母婴阻断(妊娠28周给予HBIG 200 IU肌肉注射,每4周1次,共3次),在降低HBV母婴传播率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对高HBV DNA载量的孕妇,仍存在较高的阻断失败率。
       刘式景等对传统HBIG阻断的HBeAg阳性孕妇所生产的新生儿追访至12个月龄,阻断失败率为17.5%。杜普等应用传统HBIG阻断法对106例HBV DNA阳性的孕妇进行了分组研究,结果宫内感染发生率为28.0%。
       针对HBeAg、HBV DNA阳性的孕妇,最近研究主张于妊娠20周开始给予HBIG。韩国荣等研究显示,妊娠20周给予HBIG 200 IU,每4周1次肌肉注射,可使HBV母婴阻断成功率达到96.5%。陈丽萍等研究也证实,妊娠20周给予HBIG,可显著降低HBV宫内感染率。
       此外,林平等对137例HBsAg、HBeAg双阳性的孕妇,于妊娠16周、20周和28周分别给予HBIG 200 IU,结果显示3组患者HBV的宫内感染率为5.6%、5.3%和19.4%,妊娠16周组与20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孕16周组和20周组与28周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结论是对于HBsAg、HBeAg双阳性的孕妇,妊娠20周给予HBIG是阻断HBV宫内感染的较适宜方法。
       其机制是妊娠20周胎盘滋养细胞具有转运IgG的能力,同时早期应用HBIG,除直接中和孕妇体内的HBV颗粒外,通过刺激母体的免疫系统,提高孕妇的细胞免疫功能而降低HBV DNA载量,恢复胎盘屏障功能,从而减少了HBV的宫内感染。
2. NUCs宫内阻断:
       孕妇血清HBV DNA载量是母婴传播的主要因素,有效的抗HBV治疗可显著降低HBV母婴传播的发生率。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是首个上市的NUCs,李凡文等学者相继开展了妊娠中期的LAM抗HBV治疗,但其安全性受到了国内学者的质疑。
       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是一种新型的β左旋胸腺嘧啶类似物,于2007年4月在我国上市,通过竞争DNA聚合酶的天然底物,对HBV DNA的双链复制均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已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列为妊娠B类药物。
       研究显示,LdT无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胎儿暴露于LdT中也是安全的[19-20],目前已成为HBV母婴阻断首选的NUCs。临床上,曾艳梅等对48例HBeAg阳性、HBV DNA≥ 5 log10拷贝/ml孕妇的分组研究显示,于妊娠 28周应用LdT 600 mg/d,两组宫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9.1%和3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对母婴无任何不良反应。
       张彦芳等选择 HBeAg阳性,HBV DNA ≥ 6 log10拷贝/ml的120例孕妇,应用LdT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两组孕妇所生婴儿在12月龄时,HBV母婴传播阻断率分别为98.3%和81.7%(P <0.01)。
       同时刘敏等对HBeAg阳性、HBV DNA ≥ 7 log10拷贝/ml的5例孕妇,于妊娠 28周给予LdT 600 mg/d,至分娩后4周停药,结果5例全部阻断成功,未出现影响母婴健康的不良事件,提示LdT用于HBV母婴阻断是安全、有效的。
三、小结与展望
       高HBV DNA载量是HBV感染母婴阻断失败的重要因素,降低HBV DNA载量已成为减少宫内感染、降低HBV母婴传播的最主要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有效药物的成功应用,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HBV感染的母婴传播将得到进一步控制。
                                                                                                                                    编辑:范伟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医维基|网站地图|Archiver|手机版|医疗之家 ( 沪ICP备2023001278号-1 )

GMT+8, 2025-4-20 03:06 , Processed in 1.66815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