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细胞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随着近几年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血细胞分析的技术也从三分类转向五分类,从二维空间进而转向三维空间,而且我们也注意到现代血细胞分析仪的五分类技术许多采用了和当今非常先进的流式细胞仪相同的技术,如散射光检测技术、鞘流技术、激光技术等等。本文重点就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器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加以阐述。
1、电阻抗、高频电导及激光散射联合检测法
这是Coutler公司1987年推出的新技术,血球悬浮在电解液中,用一定的电流通过传感器的内外两个电极,由于血细胞电阻抗很大,当血细胞通过两个电极时,电极间阻抗瞬间增大,形成幅度与血细胞体积成正比的电脉冲,根据脉冲的大小可测出细胞的体积。在测量红细胞时,利用一个脉冲甄别器,将幅度较小的血小板脉冲去掉,保留红细胞和白细胞脉冲,因血液中白胞的数量不及红细胞的1/500,故其总数据近似认为是对红细胞计数。在测量白细胞时,利用溶血素,使红细胞溶解,再对剩下的白细胞计数。在对血小板计数时,调低脉冲甄别器的阈值,计出总数,再减去红细胞的计数(其中已包括白细胞的计数),即为血小板计数。由于不同类型但体积相同的细胞产生的脉冲幅度相同,故仅靠体积是不能完全区分,利用高频电导法和激光散射分析白细胞内部结构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虽然细胞壁不能使低频电流通过,但能通过高频电流,细胞核的大小和密度不同,它们对高频电流的阻抗也不同,因此可以用来区分白细胞。激光散射技术主要用来检查细胞膜表面特征和内部结构。激光散射对细胞颗粒的结构和密度的区分能力强,粗颗粒产生的光散射比细颗粒强,借此可将粒细胞区分开来,美国COULTER公司的STKS、MAXM系列血细胞分析仪五分类就是利用电阻法、高频电导及激光散射联合检测法。
2、光散射和细胞化学染色联合检测法
它利用激光散射和过氧化物酶染色技术进行细胞分类。嗜酸性粒细胞有很强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中性粒细胞浆内含有较为丰富的过氧化氢酶,单核细胞次之,原始细胞则极少,而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细胞则缺管此酶。使用微量血液经与含有清洗剂和甲醛的高渗液体进行适当稀释并孵育几十秒钟,此时细胞被清洗剂所破坏,白细胞浆内酶固定,此后继续再进行第二次反应,加入过氧化氢和四氢一萘酚加热,此时待测细胞中过氧化氢酶分解过氧化氢产生氧,后者使四氯一萘酚显色并沉淀定位于含酶的颗粒中,此类细胞经激光束,由于光散射及细胞大小不同而被分类。显然暑碱性细胞、淋巴细胞、原始细胞由于不含此酶,不能被检测,因此一些仪器专门设置了嗜碱性细胞检测系统,它的测量通道采用时间差的方法,与RBC/PLT的测量系统共用一个通道。由于试剂的作用,血液中除嗜碱性细胞外,其它细胞均被溶解。嗜碱性细胞随同其它细胞裸核量产生细胞分布图。完整的嗜碱性细胞呈高狭角散射,定位于图上半部,裸粒位于下半部,不同裸粒因结构不同,在X轴分布不同。单个核位于左方,分叶越多越靠右方。计算机分析分叶核与单个核角散射峰比例,其比值即为分析仪所报告的结果。TECHNICON H系列分析仪采用的就是这种技术。
3、电阻抗和射频电导联合检测法
这种方法是分别采用四个检测系统来检测不同类型的细胞①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检测系统:在细胞悬浮淮中加入溶血剂使红细胞溶解,而使白细胞保持完整,细胞浆及核形态近似于生理状态,当这些细胞通过检测系统时,对白细胞进行电阻抗法(测量细胞体积)和射频电导法(检测细胞核和颗粒密度)的联合检测,结果将细胞分成淋巴细胞、单核细和中性粒细胞三个群体。②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两种检测系统:在细胞悬浮淮中加入特殊的溶血剂,除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外,其他细胞均被溶解或萎缩,再对保持完整的嗜酸性细胞或嗜碱性细胞进行计数。③幼稚细胞检测系统:在细胞悬浮淮中加入硫化氨基酸,由于占位不同,结合在幼稚细胞的氨基酸比成熟细胞多,且对溶血剂有抵抗作用,当加入溶血剂时,成熟细胞被溶解,只保留着可能存在的幼稚细胞用来计数。
目前日本东亚公司的NE1500、SYSNEX公司的SE9000血细胞分析仪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五分类的。
4、多角度激光偏振光散射检测法
<P> 采用这种技术的仪器使用鞘流淮将标本血稀释,稀释后白细胞的内部结构近似于自然状态,只有嗜碱性细胞由于其吸湿的特性而使细胞结构有轻微改变。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在高渗透压的作用下,从细胞中分离出来。而鞘流的水份则进入红细胞内,使细胞膜结构仍然完整,它与鞘流的折光系数相同,不影响白细胞的检测。仪器同时从四个角度来检测通过激光束的细胞所产生的散射光,0°前角散射光用来测定细胞的体积,10°狭角散射光用来测定细胞结构,90°垂直散射光对细胞内部颗粒及细胞质进行测量,90°消偏振光散射将嗜酸性细胞从中性粒细胞和其它细胞中分离出来。ABBOTT公司的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