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28|回复: 0

[体液检验] 脑脊液的病原体形态学检查及临床意义

[复制链接]

80

主题

0

回帖

27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75
QQ
发表于 2017-3-16 01: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细菌

临床怀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或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时,应做细菌学涂片检查。操作如下:

(1)脑脊液标本2--3ml,以3000rpm离心15分钟,去上清液,将沉淀物涂在洁净玻璃片上,共制片2张,涂片自然或在37℃温箱中干燥固定,且勿用火焰固定。

(2)涂片固定后,一张用亚甲蓝染色,另一张用革兰氏染色。

(3)革兰氏染色涂片用于检查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亚甲蓝染色用于检查脑膜炎双球菌。如找到细菌,则按其染色性质及形态报告。

(4)如怀疑结核性脑膜炎,可将脑脊液标本静置24小时,取其液面薄膜涂片,置37℃温箱中干燥固定,作抗酸染色,油镜下找抗酸杆菌。

(5)采集标本时应注意污染。显微镜观察时应注意细胞内外的细菌形态,报告时应予以描述。

2、真菌检查—新型隐球菌的检查

(1)取脑脊液标本,以2000rpm离心10分钟,沉淀物涂片,加经过过滤的优质细墨汁一滴,混合后加盖玻片显微镜下检查。

(2)先用低倍镜观察,如发现在黑色背景下有圆形透光小点,中间有一细胞大小的圆形物质,即转用高倍镜仔细观察其结构,新型隐球菌直径5~20μm,可见明显的厚夹膜,周围有较强的折光,并有出芽的球形孢子。

(3)发现上述特征,即可报告墨汁涂片找到“隐球菌属”。并须进一步作真菌培养。

3、寄生虫检查

将脑脊液标本离心,其沉淀物全部倒在玻片上涂片,低倍镜下检查可发现血吸虫卵、肺吸虫卵、弓形体、阿米巴等。

4、病原体检查的临床意义

正常人脑脊液中无病原体。脑脊液标本中如找到病原体,为临床提供了病因诊断的依据,有确定诊断的价值。如发现细菌,结合临床表现,可以确诊为该种细菌所致的脑膜炎;发现新型隐球菌,则可诊断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现血吸虫卵或肺吸虫卵,可诊断为脑性血吸虫病或脑性肺吸虫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医维基|网站地图|Archiver|手机版|医疗之家 ( 沪ICP备2023001278号-1 )

GMT+8, 2025-4-5 02:05 , Processed in 0.20751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