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79|回复: 0

[体液检验] 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与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的比较

[复制链接]

86

主题

0

回帖

28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81
QQ
发表于 2017-3-16 01: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目的 对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尿干化学分析仪使用迪瑞H-100分析仪,尿沉渣镜检使用奥林巴斯显微镜和90-1台式离心机,检测560份尿液标本,对尿液红、白细胞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560份标本中,将红、白细胞两项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对比显示,白细胞:干化学法阳性人数为50例,阳性率为8.9%,镜检法阳性人数为81例,阳性率为14.5%。红细胞:干化学法阳性人数为74例,阳性率为13.2%,镜检法阳性人数为40例,阳性率为7.1%。结论 两种方法检测尿液结果有一定的差异,由于许多其他因素的干扰,故应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以提高检出率。
【关键词】  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干化学分析法;尿镜检法
尿沉渣镜检是尿液常规检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泌尿系统疾病、肾脏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具有采集样本方便,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临床诊断信息等优点。笔者对临床就诊的560例患者尿样标本用干化学分析法和尿沉渣镜检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和结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收集我院2008年3月份门诊住院患者和健康人群普查的随机尿液560份于1 h内检测完成,其中男211例,女349例,并记录实验结果。
    1.2  仪器与试剂  干化学法:长春迪瑞有限公司生产的H-100型尿十项分析仪及配套的尿十项试纸条。镜检法:  尿沉渣镜检使用奥林巴斯显微镜和90-1台式离心机、玻片等。
    1.3  质控检测物  使用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统一尿液质控物。
    1.4  测定方法 干化学法:每天用质控物进行质控合格后方可进行患者标本的测定,测定时用尿液离心管取充分混匀的10 ml尿液,将试纸上的试剂部分全部浸入样本中2 s后取出,将试纸边缘沿着试管边缘划过,并在滤纸上轻轻吸去多余尿液,以免交叉污染,轻轻置于传送盘上,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仪器会自动检测并将结果打印出来。
    镜检法:取混合均匀尿液10 ml于尿液离心管内1500 r离心5 min,弃去上清液,残留尿和沉渣0.2 ml,充分混匀后取约0.02 ml滴于载玻片上镜检,高倍镜计10个视野所见细胞数,并记录数据[1,2]。
2  结果
   2.1  结果判断标准  人工镜检结果标准:WBC 0~5个/HP,RBC 0~3个/HP(临床检验基础学规定的计数方法标准)。干化学法阳性标准:WBC>15/μl,RBC>15/μl(以试纸条测出一个+或更多具有临床意义)。
    2.2  实验结果  560例标本用两种方法进行尿液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2。表1  两种方法测定红细胞结果注:用χ2检验,χ2=5.64,P<0.05,两种检验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种方法测定白细胞结果注:用χ2检验,χ2=3.88,P<0.05,两种检验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560份检测标本中,红细胞的两种检测方法的对比中,其差异较大:某些隐血阳性而镜检红细胞正常的标本中,镜下见大量的细菌、结晶等,约占总样本的4%,另有一些不明原因的标本,经查找资料及病史,有可能是由于某些药物可干扰红细胞的反应性使检测结果降低而不符。而白细胞的结果恰恰相反:镜检阳性率明显高于干化学法,由于试纸模块上的白细胞检测原理是基于中性粒细胞浆内的酯酶作用于模块中的吡咯酚酯,而白细胞中的其他细胞如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均不与此反应[3],故造成一定的漏检,此外,由于上皮细胞具有与白细胞相似的酯酶,能造成假阳性,所以两种方法各有所长,应相互结合。

3  讨论
<P>    本次实验共检测560份尿液标本,其中尿干化学法阳性人数50例,阳性率为8.9%,镜检法阳性人数为81例,阳性率为14.5%,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别较大,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显示尿沉渣镜检法阳性率高于干化学法。由于干化学模块中检测白细胞只属于间接反应,具有中性粒细胞浆中酯酶反应的特异性,其颜色深浅与中性粒细胞的多少呈比例关系,但它不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起反应,故某些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感染为主的疾病可以出现尿检与临床不符的现象[4]。本实验观测到23例标本,WBC试纸模块阴性而镜检阳性的现象,约占总样本的4%,若不借助显微镜镜检,易造成漏检。此外,白细胞的影响因素较多,如女性病人白带增多,由于阴道分泌物的污染,在随机选取的女性尿样中阳性结果较高,冬季盐类结晶析出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医维基|网站地图|Archiver|手机版|医疗之家 ( 沪ICP备2023001278号-1 )

GMT+8, 2025-4-3 10:59 , Processed in 0.17789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