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88|回复: 0

[体液检验] 尿沉渣检验质量控制与标准化

[复制链接]

80

主题

0

回帖

266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66
QQ
发表于 2017-3-16 01: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影响尿沉渣检验结果的因素较多,如尿液放置过久可变碱性,尿液中的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可能被破坏。尿液的pH、渗透量变化对尿沉渣成分的影响见表9-5。
                     表9-5  尿液pH和渗透压对有机沉渣物的影响
     尿液                  红细胞                 白细胞                  管型

     高渗      尿皱缩,体积变小、星形或桑葚状    可存在,体积缩小      可存在较久

     低渗尿     膨胀,体积变大、不定形,无色     膨胀,易破坏            易崩裂

     酸性尿       可存在一定时间、体积缩小    体积变小,能存在一定时间  可存在较久

     碱性尿        溶解破裂,形成褐色颗粒       膨胀,形成块状结构      溶解、崩溃

(1)尿沉渣检验质量控制:

1)检验前质量控制:①标本采集:一般留取50mL,以备标本的重复检验。宜采用新鲜随机中段尿液,尽量不加防腐剂,不能及时检查者应妥善保存和处理。女性病人应避免月经血、阴道分泌物混入,男性应避免前列腺液污染。②检验报告单项目齐全。③使用标准器材。④标本处理:标本留取后应立即送检,尿标本收集后应在1h之内完成检验,否则选用合适的防腐剂并冷藏保存。⑤采用可靠的尿沉渣质控物,以便能开展室内质量控制。⑥尿沉渣检验的标本以晨尿标本为主。⑦及时将检查到的正确结果反馈到临床。
2)检验中的质量控制:①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检验。②用已知质控物监测仪器的分析。③尿液细胞显微镜检验与化学分析仪检验结果对比。④综合分析检验结果。
3)检验后质量控制:①填报检验报告时应认真核对病人的各种资料与检验编号及结果是否相符。②与临床沟通,分析检验报告的可靠性。③做好各项记录。
(2)尿沉渣检验标准化
1)材料与仪器的标准化要求:①标本容器:应干净、防漏,并由透明且不与尿液成分发生反应的惰性材料制成,容器及其密封装置不带干扰物质。收集容器体积大于50mL,具有直径大于4.0cm的圆形开口和较宽的底部。病人的姓名、编码、标本收集的时间等标签应贴在容器上,不可贴在其盖上。②标记:尿液分析的容器、试管、玻片必须能进行标记,便于病人的识别,材料应保持干净,不能附有微粒,减少尿液分析过程的干扰。③离心管:干净、透明,便于尿液外观检查。体积刻度精确到0.1mL;其体积为12~15mL,以防止在离心时尿液溢出。试管口密封装置,防止试管液体溅出,形成气溶胶。试管的底部为锥形或缩窄,便于浓缩沉渣。离心时机内温度应在15℃~25℃。离心机相对离心力可稳定在400g,并定期对离心机的相对离心力进行校正。
2)尿液标本的收集及运送:①指导病人留标本,介绍留取标本的正确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②应告知病人采集标本的时间段,急诊病人可用随机尿。③标本保存时尽量不要使用防腐剂。在标本收集后2h之内无法进行尿液分析,且尿液中所要分析的成分不稳定,可加入特定的化学防腐剂。④建立良好的标本接收制度。
<P><FONT size=2>3)尿液分析:①正确使用术语。②干化学试剂带法测定尿比重受尿液酸碱度、中分子量化合物影响较大,只适用于正常人体检及初诊病人的筛检。应用尿比重判断肾功能时,应使用折射仪测定法。③常规尿液的化学检查的内容包括:酮体、清蛋白、葡萄糖、白细胞酯酶、血红蛋白、亚硝酸盐、酸碱度、胆红素、尿胆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医维基|网站地图|Archiver|手机版|医疗之家 ( 沪ICP备2023001278号-1 )

GMT+8, 2025-4-3 09:36 , Processed in 0.17245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