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商丘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薛爱玲
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的最小原核微生物。泌尿生殖道感染中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近年来随着支原体感染率的逐年上升以及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支原体越来越多[ 1]。给临床治疗带来不少困难。为了解商丘市中心医院Uu和Mh感染患者的耐药性,我们对36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标本进行支原体分型检测,并对其中197例阳性标本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标本来源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商丘市中心医院皮肤性病科、泌尿外科、妇科收治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标本368例,其中男160例,女208例,年龄18~60岁。1周内未经抗菌药物治疗。根据国家卫生部防疫司颁布的《性传播疾病的诊断标准》。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 1]进行标本采集。男:中段尿或无菌拭子取尿道分泌物(前列腺按摩液或不明原因不育者精液);女:无菌拭子取宫颈分泌物或阴道分泌物。
2. 试剂 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为郑州安图生物有限公司产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
3.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00软件进行统计。
二、结果
1、支原体检出 368例患者标本中检出支原体阳性197例,阳性率为53.5%(197/368)。其中Uu阳性138例,占阳性总数的70.0%(138/197), Mh阳性32例,占阳性总数的16.2%(32/197),Uu与Mh同时阳性27例,占阳性总数的13.7%(27/197)。
2.197例支原体对12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 Uu敏感率较高的是交沙霉素(97.1%)、强力霉素(96.4%)和克拉霉素(94.9%);Mh敏感率较高的是强力霉素(93.8%)和交沙霉素(90.6%);而Uu+Mh混合感染对交沙霉素外的其他大环内脂类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对喹诺酮类、氯霉素类的甲砜霉素、林可氨类的克林霉素耐药;对四环霉素类的强力霉素、美满霉素部分耐药,见 表1。
表1
三、讨论
支原体感染造成的危害非常广泛,Uu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附睾炎、子宫内膜炎、流产、早产、新生儿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Mh可引起盆腔感染,产后热、肾盂肾炎、阴道炎及新生儿脑膜炎、脑脓肿。支原体感染病程较为隐匿[ 2],潜伏期长。因寄生于细胞膜表面,与机体宿主细胞有一定亲和力,牢牢吸附细胞表面,从而逃避吞噬细胞吞噬。本组资料显示,在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的患者中,支原体感染阳性率为53.5%, Uu感染高于Mh感染,但Mh感染耐药率较高。Uu感染的阳性率为70.1%,是主要病原体,Mh为16.2%,是次要病原体,Uu+Mh混合性感染13.7% 。本组资料的数据均明显高于陈颖等[ 3]的报道。说明本地区支原体阳性检出率较高,支原体感染也在逐年的上升。
支原体缺乏细胞壁,故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如β-内酰胺类药物对其无效。传统用于支原体感染的药物主要有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但随着支原体感染率的逐年上升以及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Uu和Mh对这3类药物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有研究报道对过去广泛使用的四环素类,Uu和Mh耐药率高达80%~90%[ 4]。但对新一代半合成四环素类敏感性较高。本组资料显示,交沙霉素(97.1%)对Uu敏感率最高,其次为强力霉素(96.4%)和克拉霉素(94.9%)。阿奇霉素和美满霉素敏感率分别为(79.7%、72.5%)。强力霉素(93.8%)对Mh敏感率最高,其次为交沙霉素(90.6%)。对Uu+Mh混合感染交沙霉素(88.9%)的敏感率最高,其次是强力霉素(81.5%),可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近年来由于病原体的变异和病原体的适应性变化所引发的耐药,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对于长期无法治愈的慢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提示临床在应用抗菌药物时应尽可能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科学、合理、正规地使用抗菌药物。及时动态掌握支原体耐药情况,最大程度地控制耐药菌的产生、提高临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 王毓三, 申子瑜.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 . 第3版.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753.
[2] 刘明东, 李明英, 倪广芝, 等. 男性不育患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9, 20(1): 27-29.
[3] 陈颖, 张璞玉, 于秀英, 等. 支原体感染与非淋菌性尿道炎[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3, 26(12): 802.
[4] 卞瑞玲, 刘安保.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临床耐药性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5, 19(1): 35-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