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湖南省芷江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夏小梅
前期我们门诊来了一位新生儿的宝宝,5天,需要做一个血常规。新生儿一般采足后跟,我们发现他的中手指较长,于是就采了中手指, 采血过程很顺利,也没发现有什么异样。
后来过了几天,家属带着宝宝来了,咨询检验科,说她宝宝采手指血的中指,指尖部位还红着,当时值班的检验人员看后,也不像感染,就告诉家属,采血过后几天会消失的,再观察一下,应该没什么问题。
结果20余天过去了,家属带着宝宝愤怒的找麻烦来了,刚到检验科,第一眼就认出了给她宝宝采血的妹纸,“这么长时间了,宝宝中指还是红色,看你们怎么解决。” 是啊!我们也觉得意外,一边安慰病人家属,一边请医生“会诊”:只见那个中手指的指尖部位,大约0.3*0.5厘米,呈红色,表面有草莓状突起,压之成白色,松开后皮肤成血色。结论为“草莓状血管瘤”,哇,这么一解释,还真像那么一回事。那手指不像感染的“红、肿、热、痛”,就算末梢采血导致毛细血管损伤,也应是暗紫色,最迟也就几天会恢复了,还没有哪个采血导致20多天还红的。病人家属吵得更凶了,“宝宝生出来的时候都没有啊,就是采血后才有的。”我们也相信,出生的时候没有,要不有块明显的红色“血管瘤”,采血的检验员也不会扎这个部位。据采血的那个妹纸回顾,当时是没有红色“血管瘤”。
说来也就这么巧合,刚好在采血的那个中手指指尖啊。
这个“特殊”的血管瘤是怎么形成的呢,采血会诱发血管瘤吗?这还是头一回碰到的囧事。
查看资料得知“草莓状血管瘤是血管瘤中很常见的一种,同时它也是新生儿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良性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属于真性血管瘤,大部分在胚胎的时候即已形成,大部分的草莓状血管瘤在婴儿出生时是看不到有什么病病的,一般要到出生后数周才会出现。 草莓状血管瘤是怎么形成的,那由于草莓状血管瘤的病因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论,但是大多数的学者一致认为:草莓状血管瘤的形成是在胚胎内部份将发育为血管的组织,没有与正常发育中的血管系统相连结的结果,而是仍然还是单独的留在较浅表层的皮肤上,而在婴儿出生以后,这些错位的血管组织的异常发育,最终就形成了血管瘤。”
这么说来,还是先天发育已形成了,出生一周后,它才逐惭表现出来了,也难怪其家属说在宝宝出生时没有,采指血恰巧碰上了,还好没有背黑锅。
当时病人家属很是不解,我们在检验科先看了,不像是采血引起的发炎红肿,但病人家属哪里听得进解释,我们也很着急,病人是上帝嘛,马上带他们去门诊诊室察看,正好新生儿科医生、内科医生、皮肤科医生都在,仔细看了后诊断为“草莓状血管瘤”,医生说:“这种瘤是可以出生后才出现的,若是采血导致的,皮下应是暗紫色,宝宝这个不像,新生儿代谢很快的,修复功能也快,不至于20余天不消失的;那种血色红的中指尖,更不像化脓感染的,如果是感染,有局部红肿、有波动感,按压的时候,宝宝感到痛就会哭啊;那典型的草地莓状突起,人人都看得见滴。” 病人家属也非常担心“那是采血诱发的吧?”,我们同在场的医生,均诚肯地做了解释:“采血不会影响血管的发育啊,况且草莓状血管瘤的发病是在胚胎时已形成了,我们并不是推卸责任,如果不信任我们,可以通过自查资料了解,也可去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要是我们采血导致的后果,会给治疗。”最后病人家属咨询了一下有关“宝宝的草莓状血管瘤,以后会不会消失、有什么不良影响”等相关的问题后,离开了医院。
还是真空采静脉血好处多多,结果稳定,便于复查,也不会有这种奇葩,没办法的必须要采末梢血的,还是要仔细选择采血的部位,避开局部有水肿、烧伤、冻疮、炎症以及“血管瘤”的地方,避免用力挤压。保证结果可靠性的同时,防范各种投诉及抱怨不可忽视。
医、检、患还是要有效沟通啊!继续努力中…….加油!感谢同道们指正及分享!
【本文系作者夏小梅授权检验视界网发表,并经检验视界网编辑,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和本文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