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5|回复: 0

[生化检验] 【检验临床面对面】令人吃惊的“肌酐结果”

[复制链接]

75

主题

0

回帖

22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25
QQ
发表于 2017-3-15 22: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检验科  陈莎丽

上午九时,生化室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的忙碌着,张老师刚刚接答完一个咨询电话,还未转身,电话铃声又再次响起:“喂,您好,检验科生化室”。“我是…….. 。” “好的,我们核实完患者标本状况,会再与您联系的。”扣下电话,张老师立即叫实习的同学到标本储存柜中,寻找一个昨天检测完的生化标本。原来刚刚打电话的是肾内科的一位医生,她在查看她主管的一位病人的肾功能检测结果时,发现该病人的肌酐检测结果与病人的临床状况差异较大,该病人为一位慢性肾衰竭病人,入院时肌酐检测结果为356umol/L,即使经过治疗,肌酐也不可能降的这么快,希望我们能够对检测结果进行核实。

在实习同学寻找患者标本的同时,张老师从科室的LIS系统中调出了该患者前一日的检测结果:TP:56.6g/L; ALB: 35.0g/L; UREA:24.28mmol/L; CRE:91umol/L。这样的结果,如果不是一位慢性肾衰患者,似乎从理论也解释的通。在临床上,如果病人体内蛋白质分解过多,的确会出现总蛋白、白蛋白降低,尿素升高,而肌酐正常的情况。但仔细分析一下,张老师发现这位病人白蛋白的降低和尿素的升高似乎有些不匹配,这个结果可能真的有些问题。于是在实习同学找到患者标本后,张老师对标本外观进行核查,排除溶血、脂血、黄疸等标本异常状况后,立即重新上机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UREA:27.18mmol/L、CRE:84umol/L,与昨日检测结果几乎一致。从贝克曼生化分析仪中调出两次检测的反应曲线,也未见明显异常。为排除抽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和临床医生沟通后,当日为患者进行了重抽血复查,检测结果仍与前一日无明显差别。至此,基本可确定标本检测过程应无任何问题。那么,这个检测结果到底是否真实可靠呢,为保险起见,张老师又把标本送至另一附院进行检测,该附院生化室肌酐采用的检测方法为苦味酸法,而我们科室的检测方法为酶法。经过紧张的等待,检测结果终于出来了,肌酐结果为321umol/L,显然这个结果应该更符合病人的真实情况。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干扰了肌酐酶法的检测呢,我们仔细查阅了试剂说明书和相关资料,获得以下信息:1.止血敏(0.003g/L),亚甲草蓝(0.005)g/L,羟苯磺酸钙对肌酐酶法检测有明显负干扰;2.高浓度还原物质(如Vc)对肌酐酶法检测有明显负干扰。据此我们将目标锁定在临床用药上,征得主管医生同意后,我们查阅了病人的治疗方案,发现医生在问题标本检测前几日调整治疗方法时加用了酚磺乙胺注射液(止血敏),极有可能是此药物干扰了肌酐的检测。于是我们向临床医生要来了一只酚磺乙胺注射液,取适量体积加入到一个临床肌酐高值标本中进行检测,果然再次检测结果明显减低,至此疑团终于解开了。

我们将得出的实验结论向临床医生进行了解释说明,并希望她能提醒患者在停止用药后再次复查。果然患者出院后半个月左右的复查结果:UREA:24.82mmol/L,CRE:280ummol/L, 再次验证了我们的结论。

此案例提醒我们,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每项指标会有多种检测方法可供选择,大大提高了我们检测效率同时,每种方法都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检测人员在审核结果时要慎之又慎,不但要审查检测结果各项目之间的符合性,还要尽可能的结合病人的临床诊断,在对检测结果有疑惑时,要多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当然在此也想提醒一下阅读此文的各位临床医生们,病人的临床诊断对于我们对结果是否准确的判断至关重要,请您在提交检验申请单时一定要填写哦。


【本文系作者陈莎丽授权检验视界网发表,并经检验视界网编辑,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和本文链接

<div class="keytags">关键词:肌酐苦味酸法酶法止血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医维基|网站地图|Archiver|手机版|医疗之家 ( 沪ICP备2023001278号-1 )

GMT+8, 2025-4-7 19:00 , Processed in 0.4280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