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66|回复: 0

[微生物] 血培养阳性就是诊断的终点?

[复制链接]

66

主题

0

回帖

22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22
QQ
发表于 2017-3-16 00: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太原市第八人民医院检验科  康婷芬

众所周知,血培养是诊断血流感染的金标准。如果体内哪个器官被细菌感染,细菌就会流入血液。但此时远离感染器官的血液还没有细菌。因此在漫长血管中细菌在某一段血液中存在,在另一段血液中没有细菌。所以在临床中即使被确诊为败血症的患者,抽的血培养也不一定有细菌,这也是血培养阳性率不高的原因。但是血培养阳性就一定有了病原诊断的方向了吗?

在临床上,尤其作为临床医生不能因为自己用药效果明显就万事大吉,不能无视那些潜在的风险,真正做到寻找病原菌,总结自己下次遇到类似的病情怎么处理?

病例:一位老年女性,8月因反复发热(过去的好几年平均每周3次以上体温39.5度)门诊入院。
既往史:吸烟:COPD、外周动脉疾病,行主髂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左腿未知原因脓肿
初步诊断:血培养送了4套,其中有一个报警。
鉴定:咽峡炎链球菌
入院后检查:腹部超生,经食管超生心动图:未见异常
血培养:前5天阴性,出院前一日血培养咽峡炎链球菌阳性
治疗:青霉素G,10mIU,3次每日,静脉,4周患者痊愈,再次检测血培养阴性
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CT、MRT均未寻找感染并发灶

鉴于未找到病因,出院延迟。这个病例说明了,如果不能清楚的了解血流感染的感染来源,即使疾病治疗有效,仍可能存在潜在的误诊风险。如果病人在病情开始好转时出院,没有发现感染源,即使制订了合理的治疗方案,都会存在着大医疗风险。其一:即使最初血液分离的细菌显示是污染菌,也应当鉴定,应充分认识病原菌。开展可供选择的诊疗方案。咽峡链球菌通常与脑、肝、胃肠道脓肿的形成有关,而血培养有细菌,可能提示特定部位的感染。其二:临床医生在获得临床上不容易解释的血培养阳性结果时,寻根到底,继续送血培养,因为单一的阳性血培养结果可能会被患者早期的抗菌药物治疗掩盖,而忽视了感染潜在来源的真是判断。

尤记得某教授说过这么一句话:“医生的本领25%体现在具体操作的掌握上,而75%体现在临床思路和决策!”这句话应作为我们所有医务工作者者共勉的话来激励自己。


【本文系作者康婷芬授权检验视界网发表,并经检验视界网编辑,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和本文链接

<div class="keytags">关键词:血培养血流感染咽峡炎链球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医维基|网站地图|Archiver|手机版|医疗之家 ( 沪ICP备2023001278号-1 )

GMT+8, 2025-4-5 20:12 , Processed in 0.21887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