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景洪市人民医院 王家军
医疗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经验诊疗已经慢慢被取代,辅助科室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为临床提供及时有效的诊断依据责任重大,检验工作亦是如此。可是目前来看,临检脱节依然很严重,这个问题亟待解决。下面分享一个工作中遇到的案例,以此共勉!
2016年3月4日,体液室的工作跟以往一样,偶尔能看到几种不常见的细菌,也只能兴奋那么几分钟,所有工作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抗酸涂片标本也就五六个,其中痰液标本几乎都是口水。说到这里我又愤愤了,每天浪费试剂染的那几个口水到底为的啥?图个安心?可能你会说让病人重新留取标本不就完了么。是的,在我刚到医院上班的时候是这样做的,结果是相当的不尽如人意。需要做专场培训么?不需要。医务工作者都知道抗酸涂片标本该如何留取。那“口水”现象就赖病人咯?如果我这样说的话,相信文章登出来没多久我就会被口水给淹死。我承认,抱着消极的态度是我不对,但我是真的想认真对待每一份标本,可是这么做又有什么意义?结果在检验前就已注定。这次分享的案例并不是痰液,而是尿液。当天接到的尿液标本和前一天送检的同属一个病人(规定疑似结核病人标本应连续送检三次,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上次检验结果为:未检出抗酸杆菌。当时心想再做一次也是徒劳,还浪费试剂,但我仍旧认真涂片染色镜检,因为职业道德要求我们医务工作者要认真严谨。并且这次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和上次不一样的是,这次医嘱单上面赫然写着“24小时尿沉渣”几个字,我当即把标本拿去离心,然后沉渣涂片,待干染色一气呵成,镜检结果让我瞠目结舌,镜下很多抗酸杆菌,还有的成团分布。事后我认真反思了一下,如果我没有认真对待那份标本,草草了事的话,很可能会出具一份错误的报告。那么前一次报告为什么是阴性?是因为没有认真对待吗?结果是否定的。因为上次抗酸涂片镜检也是我做的,检验过程没有问题。但是这么多抗酸杆菌,很难不被检出,问题出在哪呢?后来跟临床沟通了一下才知道,上一次送检标本为随机尿。到此,这件事也算是有了圆满的结局。倘若临床医生没有叮嘱患者留取24小时尿,三次抗酸涂片都用随机尿的话,很可能检验结果都为阴性。“口水”事件就是这样,患者并没有按规定留取痰液,最终导致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结果不言而喻。
【检验临床面对面】“口水”事件导致信任危机
【检验临床面对面】“口水”事件导致信任危机
心得体会:当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时,有多少医生会考虑到检验前质控?我想大多医生都会把责任归咎于检验科,而检验科所能给出的答复几乎都是“结果已复查,当日质控在控”。大家都忽略了检验前质控的重要性,再加上临床与检验缺乏沟通,检验科想当然的就成了冤大头,而最终受害的却是患者。今天的“口水”事件并不单纯的指抗酸涂片事件,还有很多检验前质控没做好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的案例。当然,我们检验科也难辞其咎,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的和临床沟通,找到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的原因,并加以改善。写出这篇案例的初衷就是要提醒检验同仁们,在检验前质控难以保证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份标本。当然,如果您是临床医生或者是护士,也请您不要忘了您的职责,在医嘱单上加上临床诊断,或者是认真嘱咐患者留取标本,这对我们检验科来说都是莫大的帮助,因为很大程度上,检验前质控直接决定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只有保证检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不出纰漏,我们检验科才能为临床提供最为客观准确的报告!
【本文系作者王家军授权检验视界网发表,并经检验视界网编辑,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和本文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