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萍乡市人民医院 苏华杏
你是否因为懒而不戴手套直接工作?
你是否没带口罩就在科室到处乱窜?
你是否下班后随意洗下手就下班?
......
我们在医院扮演的角色,不用多说,想强调的是,身处的境地该是有多“危险”。
集各种病原体于一身的检验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里是病原体漫天飞舞的地方。而置身于这里工作的我们,如果不加以自我保护,“献身于医学”这说法真的不为过。
情景一:科室新人的疑惑
小明是今年毕业的新人,刚入科不久,工作能力不错,就是某方面有点不妥。
“我嘞个去,小明,你这样真的好吗?”L姐的嫌弃表情分明刻画在脸上。
“有哪里不对吗?”小明反问。
离心机的盖子已经被打开,可以看到里面的标本在快速的转,等到降到500转速时,小明就用手去制动,貌似也是享受这一过程来着。
“你怎么没等到它停就打开了呢?知道气溶胶吗?居然还敢用手去制动,还要不要手了?”L姐厉声齐下。
气溶胶是指液体或固体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气体中的悬浮系统。在离心过程中,由于微量标本在高速离心时逸出,以颗粒分布的气溶胶形式存在,并呈现混合污染。而这些标本不排除可能会有存活的病原微生物,如HBV、HIV等等。如果回到2003年,据对SARS研究表明,接触气溶胶可引起一线医务人员感染率高达20%以上。当然了,气溶胶岂止于离心中产生,还会存在于灼烧接种环时、挥发性的消毒剂及防腐剂、痰液等等。
那么,怎么保护自己?除了有条件可以改为层流的实验室,更多的是,要做好自身防护措工作,如佩戴防护口罩及手套、规范操作仪器等。
情景二:意外之伤
“小朋友,乖哈,让姐姐来看下你手指有没有虫虫哈。”小李温柔的对要采末梢血的小孩说。
“啊~”伴随的是两个人的叫声。原来,当小李扎到小孩手上时,小孩挣扎了,慌乱中采血针也扎到了小李的手。
对于此类事件,可以说是时有发生的,是职业暴露。如果不小心被针或其他锐器扎伤,应马上用肥皂和流水清洗伤口,在伤口旁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柔挤压,挤出伤口的血液并用碘伏、酒精等消毒刺伤部位;怀疑暴露于HBV感染血液、体液时,注射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如乙肝疫苗;怀疑暴露于HCV感染血液体液时,尽快于暴露后做HCV抗体检查;可疑暴露于HIV感染血液、体液时,短时间内口服大剂量叠氮脱氧胸苷(AZT),尽快于暴露后检测HIV抗体,然后周期性复查。同时,工作人员应保持平常的心态,也不必患上实验室恐惧症。大量事实表明,过分紧张会引起体内激素水平的上升,从而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反而会增加受感染或被污染的机会。
......
总而言之,随着科技的发展,检验医学也得到长足进步,也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检验科的职业危害。但这并不可怕,高度重视我们检验人职业防护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才是关键。在现有条件下从预防着手,增强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摒弃不良的工作习惯。这样的话,我们才更有可能的健康工作。
参考文献:
陆丽君, 宁勇. 检验科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与应急措施.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33: 169-170.
【本文系作者苏华杏授权检验视界网发表,并经检验视界网编辑,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和本文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