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6|回复: 0

【检验临床面对面】他到底有没有乙肝?

[复制链接]

74

主题

0

回帖

25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53
QQ
发表于 2017-3-10 00: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检验临床面对面】他到底有没有乙肝?

【检验临床面对面】他到底有没有乙肝?


案例经过:这是我在省人民医院进修时遇到的一个案例。当时我跟着老师在用时间分辨仪器查乙肝两对半。结果有一位患者男,56岁,诊断未写,可能是来体检的患者。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结果0.32,参考值0~0.25高一点,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结果5.0,参考值0~10阴性,3、乙肝病毒e抗原结果0.02,参考值0~0.03阴性,4、乙肝病毒e抗体结果0.15,参考值0~2.5阴性,5、乙肝病毒核心抗体结果0.32,参考值0~0.6阴性。用胶体金试纸条筛查表面抗原为阴性。当时老师没敢发,选择用ELISA方法进行复查,结果显示的也是阴性。
案例分析:两种方法不一致,那他到底有没有乙肝呢?我感到很疑惑。

首先暂且不看病号的情况,分析两种方法。

时间分辨免疫测定是以镧系元素标记抗原或抗体,并与时间分辨测定技术相结合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非放射性微量分析技术。它有个特点就是灵敏度高,分析范围宽,标记结合物稳定,有效使用期长,易自动化,无放射性污染,在灵敏度,稳定性和测量自动化程度等方面都可与放射免疫分析媲美。但它的缺点是易受环境,试剂和容器中的镧系元素离子的污染,使本底增高。

而ELISA方法操作简便,但是有局限性,如检测抗原,则要求抗体是特异性的,待测抗原必须存在能与抗体结合的抗原决定簇,如果因为基因导致某些位点的不表达,或者结合位点因为某些原因被封闭或阻断,将会影响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如检测抗体,则要求所包被的抗原应尽可能包含所有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同时又尽可能不含有非特异性成分,这些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往往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而难以完全做到,因此实验中假阳性假阴性是不能完全避免的。

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如何权衡?

我们今天时间分辨质控做的很好,其他结果也都稳定。而ELISA方法老师做的也很好,基本可以排除技术方面的原因。

那这个结果如何发呢?

老师联系了临床医生,医生说这样的情况很难说。也许他刚刚感染少量的乙肝病毒,然后恰好来抽血,所以由于病毒量少,表面抗原表达的少,由于你们的仪器太灵敏了,检测出少量的抗原。医生的建议是发阴性结果,然后医生叮嘱他过段时间再复查,然后做个高通量病毒检测。这样既可以解除患者焦虑的情绪,还可以保护我们。毕竟,这样的情况很少见,如果发阳性,那么下次查又变成阴性,不太好给患者解释。

半年后患者进行了复查,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结果0.52,参考值0~0.25阳性,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结果6.0,参考值0~10阴性,3、乙肝病毒e抗原结果0.02,参考值0~0.03阴性,4、乙肝病毒e抗体结果0.29,参考值0~2.5阴性,5、乙肝病毒核心抗体结果0.51,参考值0~0.6阴性。用胶体金试纸条直接显示阳性,HBV-DNA 1.35E+04(参考值:<1.0E+03),肝功能正常。由阴转阳,果然和医生说的一致。由于只是携带者,该患者并没有进行治疗,医生说要他定期复查。

心得体会:想不到我们经常做的认为很简单的事也会有那么大的学问,通过在省医的进修学习,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见识了很多没有见过的实验方法和新知识。那里的老师和医生真的很牛,让我钦佩。同时我也暗自下决心,向他们学习,以后多思考,多探索,争取更上一层楼!



【本文系作者刘婷婷授权检验视界网发表,并经检验视界网编辑,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和本文链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医维基|网站地图|Archiver|手机版|医疗之家 ( 沪ICP备2023001278号-1 )

GMT+8, 2025-4-6 11:25 , Processed in 1.5435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