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02|回复: 0

[生化检验] 101600例0~l7岁人群末梢血锌元素参考值研究

[复制链接]

69

主题

0

回帖

20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07
QQ
发表于 2017-3-15 23: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虞洁1 马剑华1 张书楠1 张格祥1 袁幼红2 王玉1
                                               1.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2.宜昌市妇幼保健院
       摘要:为确定我国0~17岁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末梢血锌参考值范围,采用BH 5100型多通道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了全国8省份101600例0~17岁人群全血锌元素含量,用百分位数法确定末梢血锌元素参考值范围。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人群末梢血锌元素参考值范围分别是:0岁~,38.38~80.06 umol/L;1岁~,47.74~96.69 umol/L;4岁~,60.93~102.56 umol/L7岁~,67.72~103.84 umol/L;12~17岁,71.46~111.33 umol/L。初步确立了中国0~17岁人群末梢血中锌元素的参考值范围,为确定我国统一的锌元素参考值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末梢血;锌;参考值

       微量元素是参与机体组成的化学成分[1],必需微量元素缺乏可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并引发相应疾病[2]。锌和钙、铁、铜等元素都是机体内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它对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作用。锌能够合成多种酶、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功能和增进食欲;特别是对儿童的免疫功能、创伤愈合和智力发育有不可忽视的作用[3]。锌元素缺乏在全球各地的儿童中都有发生,大量研究显示即使是中等以上收人家庭的儿童摄人的锌也达不到推荐值[4]。2003年5月至2004年9月,我国关于对10个城市儿童健康状况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缺锌婴幼儿的比例高达39%[5]。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制定统一的适用于0~17岁人群的全血锌元素参考值范围,使临床诊断、治疗较为混乱。为此,本研究通过对0~17岁人群进行锌元素含量的检测,以期制订适宜在全国统一使用的全血锌元素参考值范围,为临床诊断提供规范可行的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选择2006~2009年间在全国八个省份二级以上城市共17家妇幼保健机构体检的无明显不适主诉、无急慢性疾病、体格发育良好、体检结果无明显异常的健康人群101600例,年龄0~17岁。
1.2 方法
       1.2.1 样本采集  用医用酒精擦拭无名指指尖,干燥后采集末梢指尖血40 ul 加至装有1200ul BH 5 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全血五元素专用稀释液的EP管中充分混匀、待测。
       1.2.2 仪器与试剂
       (1)仪器: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BH 5100型多通道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
       (2)试剂: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BH 5100型多通道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配套全血五元素专用稀释液,BH 5100型多通道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专用标准溶液,蒸馏水。
       1.2.3 检测方法  按照BH 5100型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操作规程开机、预热,然后用BH 5100型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专用标准溶液定标,再上机检测采集的血液标本中钙、镁、铜、铁、锌的含量。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用P—P图分析数据分布类型,计算第3、5、10、2025、30、50、80、90、95、97百分位数值。
1.4 质量控制
       1.4.1 实验检测  所有研究样本均统一使用BH 5100型多通道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检验人员均经过正规操作培训,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并以国家二级标准物质为质控品,进行室内质量控制。
       1.4.2 试剂及标准曲线 各实验室所用试剂均为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全血五元素专用稀释液及符合卫生部制定国家标准(WS/T174-1999)的质控标准液,电脑自动绘制标准曲线。
       1.4.3 离群变量资料的处理  根据箱式图法,个体值距箱体底线或顶线的距离超过1.5倍的箱体高度时被视为离群值并剔除,后共有101600例有效数据。
2 结果
2.1 研究样本地域分布
       研究选择的101600例样本主要来自辽宁、河北、浙江、福建、广东、陕西、四川、湖北8省区,地域分布涵盖了我国东北、中部、西北、西南、东南等地区。见表1


2.2 不同年龄段人群末梢血锌元素各百分位数值
       本次研究共收集101600例0~17岁健康人群的末梢血锌元素含量检测数据,其中1岁组人群样本例数最多,占总样本量的24.05%;12~17岁组人群所占比例最少,为2.14%。由表1所示各年龄段人群锌含量的第3、5、10、20、25、30、50、80、90、95、97百分位数值,0~17岁人群末梢血锌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由图2所示0~17岁人群中,各百分位数的锌含量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的。见表2、图1


2.3 确定参考值范围
       分析0~17岁各年龄段人群末梢血锌元素含量及其变化规律,按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期、童年期和青春期将其分为5组;并结合全国未成年人群锌缺乏的现状,取第20~97百分位数值作为参考值的上下限,用于临床的指导依据。见表3。


3 讨论
       国外已有很多国家制订了相关的人体血液矿物元素参考值范围,而我国目前尚未制订适用于我国统一使用的健康人全血锌元素参考值。部分科研工作者只是针对局部地区制定了末梢血锌元素的参考值范围,尤其对特殊人群(儿童、青少年、孕妇)研究较多[6-8],并且由于调查人数及人口学特征的不同,不同文献参考值范围差异较大[9-10],这就使得一些因为个体差异而不表现出病症但存在锌元素缺乏的亚临床健康状态人群也被纳入健康人群的范畴内,同时也使漏检率升高。而且因为人们所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饮食习惯等不同,这些根据局部地区制定的参考值并不适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本研究人群样本量大且来自全国多个地区(东北、中部、西北、西南、东南),研究对象包含了0~17岁年龄段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数据为2006~2009年近4年的测量结果,且检测方法和仪器统一,这就使研究资料适于研究制定最新的便于在全国大范围内使用的适合0~17岁人群的锌参考值范围。
       常用于确定参考值的方法有参数分析法(均值一离差法)和百分位数法,本研究采用百分位数法分析了0~17岁各年龄段人群末梢血锌元素的含量。0~17岁的人群要经过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期、童年期和青春期;并且期间要经历两次生长突增高峰:第一次是从胎儿4个月至出生后1年;第2次是青春发育初期。因此,补充足量的锌对身体与智力的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研究资料表明,我国居民中锌缺乏现象普遍存在[11-13],尤其是儿童缺锌状况严重,缺锌婴幼儿的比例高达39%。所以为合理指导0~17岁人群进行锌元素营养预防保健并对处于亚临床健康状态的锌缺乏人群进行合理锌补充以降低漏检率,本研究将末梢血锌元素参考值下限提升至第20百分位数值,确定P20~P97区间为全血锌元素的参考值范围。
       尽管本研究未考虑民族、地域、饮食习惯等对机体正常锌营养水平的影响,但研究采集的样本量大、分布区域广泛,对统一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仍具有参考价值,更便于不同地区营养缺乏病检出率的比较,为相关部门改善和促进人群锌营养状况提供了比较有价值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CHETRI K,CHOUDHURI G.Role of trace elements in hepatic en—cephalopathy:zinc and manganese[J] Indian J Gastroen-terol,2003,22 (2):28.
[2] BARGELLINI A,PICCININI L,De Palma M,et al.Trace elements,anxiety and immune parameters in patients afected by cancer[J].J Trace Elem Med Biol,2003,17(1):3.
[3] 颜世铭,洪昭毅,李增禧.实用元素医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07-112
[4] 刘兆秋,于咏梅,郑东旖.北京酒仙桥地区0~6岁儿童锌缺乏现及相关元素分析[J]. 中国健康医学,2008,20 (18):2120-2126.
[5] 安凌.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现状[N].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6-7-12 (1).
[6] 左华凯,况凡,王少敏.320例儿童手指血微量元素结果分析[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4,11(4):56-57.
[7] 温月珍,王深晓.青少年全血金属元素正常值探讨[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5,12(11):21-24.
[8] 唐卉,陈悦.微量元素锌对妊娠的影响[J].广西医学,2000,22(4):780-783.
[9] 罗阳,张雪,府伟灵.重庆地区儿童全血中5种微量元素正常值的确立[J].重庆医学,2004,33(8):1143-1144.
[10] 曾淑萍,杨斌让,梁晓红.儿童全血微量元素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4):272-273.
[11] 梁艳,曹春红,董昭强,等.西安市1992名学龄前儿童全血中5元素水平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 (3):280-283.
[12] 丁明,赵桥珍,李娟.555例儿童全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 (7):901-902.
[13] 覃艳玲,马勇,王磊.614例少儿全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 (23):4583-4585.
                                                                                                    编辑:范伟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医维基|网站地图|Archiver|手机版|医疗之家 ( 沪ICP备2023001278号-1 )

GMT+8, 2025-4-8 04:12 , Processed in 0.32259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