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液检验的察“颜”观“色”
前几天,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的检验窗口来了一位神色慌张的家长,手里拿了一管“血尿”。这位家长说她女儿尿液突然变成红色,要求尽快检出结果。检验人员立即做了尿常规+沉渣试验,结果无论干化学的隐血还是沉渣的红细胞都是正常的。
接着又做显微镜检查,没有发现红细胞。检验人员还进一步用粪隐血试纸条检测隐血,结果仍然是阴性的。
问家长:孩子这两天饮食是否有什么改变?家长的回答是:今天吃了火龙果,是红心的。一切真相大白! 红心火龙果里有天然色素,花青素含量特别高,这种天然色素水溶性很强,如果没被人体完全吸收和分解,就会把尿染成红色,一般多喝些水,颜色就会相应减轻直至消失。
家长听了这番话,如释重负。最后检验人员叮嘱家长:如果停食火龙果,尿色持续呈现红色的话,要及时就诊。
尿液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尿色生理性:
人体代谢物、饮水量及尿液排出量、食物以及盐类结晶对尿色的影响主要是生理性的。
病理性的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无色尿:
这里说的无色指的是尿液外观颜色近乎于白水,它常伴有尿比密增高,这种情况可见于糖尿病,但如果伴有尿比密低,则可见于尿崩症;
②红色尿:
尿液呈鲜红色、洗肉水样,系尿中混入血液,故又称“血尿”。主要见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泌尿系统结石、炎症,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肿瘤等。
③黑色尿:
尿液呈黑色如同酱油,或呈褐色如同浓茶,提示急性溶血——红细胞大量破坏,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升高,从尿中排出,形成血红蛋白尿,常见于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溶血性疾病。
④黄色尿:
尿液呈深黄色,震荡后产生的泡沫亦呈黄色。若放置过久,尿液呈棕绿色、黄褐色或啤酒色。见于阻塞性黄疸或肝细胞性黄疸。服用某些药物也可产生黄色尿。
⑤白色尿:
尿液呈乳白色,其中混有淋巴液,含有大量脂肪微粒,呈乳白色浑浊,因此又称为乳糜尿。这是由于从肠道吸收糜液不能按正常的淋巴道回流到血液中而发生乳糜反流到泌尿系统淋巴管,使其压力增高破裂,乳糜则进入尿中形成乳糜尿。多见于丝虫病,偶见于腹膜结核、肿瘤等。 此外,脓性尿也是乳白色,其中混有大量脓细胞,多见于泌尿生殖系统系统感染。
检验医师提醒:依靠尿色变化去判定健康与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可以根据以上的科普知识,结合自身的生理状况,发现“信号灯”异常,要及时就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