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景洪市人民医院 王家军
朋友:“你是哪个科的?”
我:“检验科的。”
朋友:“哦,操作仪器的啊,真舒服。”
我:“。。。。。。”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临检上班的我觉得委屈啊,谁说的检验科上班很闲,简直累到神经衰弱好么,要是再遇到个胡搅蛮缠的病人,那么那一整天都不会好了。当然在门诊上班也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见识”也会变广。在临检体液室一般都是与大小便白带什么的打交道,我们医院妇产科相对给力,所以白带标本自然不少,滴虫见过N多例,对于滴虫已经胸有成竹到自负,这真的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接下来跟大家分享的案例与此相关,一起学习一下滴虫和甲第虫。
2016年5月23日上午,住院标本依旧很多,正当我埋头苦干的时候,一个稀便引起了我的注意。镜下很多“虫子”在游,粪便潜血实验也是阳性的,我兴奋的都快跳起来了,心想甲第虫终于被我看到了。保险起见我叫来同事,他们也都纷纷表示不可思议,然后就都该干嘛干嘛去了。没有一个同事提出质疑,因为大家都没见过贾第虫。这虫出现在大便里,并且活动活跃,旋转式前进,跟我们所常见的滴虫长相也是大相径庭,所以没有人怀疑它不是贾第虫,报告就这么发出去了。我当时还拍了照片,可是大便涂片本来就一片混沌,照片自然很难辨别虫体,染的片子是在第二天才看的,虽然不是太清晰,但是依稀能看出轮廓,跟书上的贾第虫不太像,但由于当时比较忙,原本打算打电话给临床的,最后也是不了了之。直到2016年5月25日,该病人的大便再次被送到检验科复查,“虫子”依旧活跃着,这次我的心里打起了鼓。真的是贾第虫么?我盯着片子看了很久,越看越不对劲,书上描述的贾第虫的运动方式是翻滚式前进,而不是旋转。正好当时我们科寄生虫“专家”在场,我赶紧叫她来帮忙看一下,老师看了一眼就说不是贾第虫,然后我就傻眼了,这下可咋办?
后来经过查阅资料才知道是肠滴虫,它的形态跟阴道滴虫有所不同,个头比阴道滴虫小一些,运动方式二者相似,但是跟贾第虫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到此真相水落石出,但是报告已经发出去了,该怎么补救?我将两天前的报告进行了修改然后打印出来,带着两张报告来到临床。和主管医生沟通了一下,病例已经书写完成,检验报告也已经粘到病历上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取得病人的原谅,好在二者在治疗用药上差别不大,最后经过沟通还是取得了病人的原谅,并将之前的报告单给替换了,此事完结,面壁思过。
心得体会:
临床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前所未见的情况,这个时候不能一味的凭经验处理,想当然的就把报告发出去。此时,如果有经验丰富的前辈在场,就多征求他们的意见,不然就多翻阅资料,最好和临床沟通过后再下结论,这样既能很好的服务临床,也不会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本文系作者王家军授权检验视界网发表,并经检验视界网编辑,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和本文链接】
<div class="keytags">关键词:检验科粪便潜血实验贾第虫肠滴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