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4|回复: 0

最能迷惑人的检验项目,你被迷倒了吗?

[复制链接]

87

主题

0

回帖

28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89
QQ
发表于 2017-3-10 00: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位冒冒

我们熟知的检验项目一般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病情越严重相应检验项目的结果也越高;然而,还存在这样一堆检验项目,其变化趋势却恰与疾病严重程度不一致,甚至相反、出现负相关关系,这样“善变”的检验指标最容易迷惑人;因此,就让我们来扒一扒那些“迷人”的指标吧。

1、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迷人指数★★★

从字面上来看,还以为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RMI)越高,成熟的网织红细胞所占的比例越高呢。其实,并非如此。RMI=(MFR+HFR)/LFR×100;即强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与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之和再除以弱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的百分数,荧光强度越高说明网织红细胞内RNA含量越高、网织红细胞越幼稚。不能再望文生义了。

RMI增高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RMI降低常见于骨髓衰竭、无效造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2、尿胆红素:迷人指数★★★★

一般认为,患者出现黄疸后,尿胆红素升高出现阳性。然而,溶血性黄疸时,尿胆红素却是阴性;大量红细胞被破坏时,血液中可形成大量未结合胆红素,超过了肝细胞摄取、结合、排泄的能力范围;未结合胆红素便在血液中潴留,患者出现黄疸症状,但是,未结合胆红素不能透过肾小球滤过膜,所以尿检胆红素为阴性。由于肝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时,尿胆红素为阳性,因此,尿胆红素可用于黄疸的诊断及黄疸类型的鉴别诊断。

3、粪便颜色与尿二胆:迷人指数★

红、白、黑、绿、黄,五彩缤纷的便便家族。有个大家都知道的白陶土样便,与梗阻性黄疸关系密切。由于梗阻性黄疸时,结合胆红素无法排入肠腔,导致粪便呈白陶土色,尿胆原与尿胆素均为阴性,而患者却具有黄疸的症状,血液中的结合胆红素大量升高,尿胆红素为阳性。尿三胆在这就“分家”了。

4、清洁度:迷人指数★

依据上皮细胞、白细胞、阴道杆菌和杂菌划分的清洁度,分为Ⅰ、Ⅱ、Ⅲ、Ⅳ度,只不过清洁度越高越不“清洁”而已。

5、ALT:迷人指数★★★

提到“胆酶分离”,大家肯定也不陌生了。在肝炎发展过程中,例如重症肝炎时,由于肝细胞的大量坏死,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能力进行性下降,因而出现胆红素持续上升;然而,肝细胞生产ALT下降或丧失,造成血液中ALT下降。

6、中性粒细胞:迷人指数★

大部分感染时,中性粒细胞的计数和百分比均会升高;当某些感染如伤寒、副伤寒和流感等情况时,中性粒细胞会出现减低,与细菌内毒素、病毒作用使边缘池粒细胞增多、循环池粒细胞减低、或抑制骨髓释放粒细胞等有关。这个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不做过多阐述了。

7、尿酮体:迷人指数★★★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患者尿酮体常为阴性;而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缓解后,患者尿酮体却出现阳性。尿液中酮体可分为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而试带法是检测尿液中的乙酰乙酸成分,而不与β-羟丁酸反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患者尿液中的主要酮体成分为β-羟丁酸;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缓解后,β-羟丁酸转变为乙酰乙酸,反而使乙酰乙酸含量比急性早期增高。

8、结合珠蛋白:迷人指数★★★

血清结合珠蛋白又称触珠蛋白,可以结合血液中游离血红蛋白,当二者的结合产物被讲解时,结合珠蛋白也一起被降解;同时,结合珠蛋白的合成速度比较慢;因此,在溶血性疾病中,血清结合珠蛋白浓度会下降。

9、铁染色:迷人指数★★★★

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中,铁染色一般为阴性,但是,也不尽然。有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叫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骨髓象可见大量环形铁粒幼细胞,而红细胞无效生产,组织铁储存过多,但外周血象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与血红素合成的各种酶、辅酶的缺乏、活性降低、活性受阻等有关,导致在铁利用、血红素合成、红细胞无效生成等环节出现障碍。

综上所述,诸如此类特点的检验项目还有许多,您迷了多少呢?这些检验指标的临床意义不但在日常工作中会用到,而且也经常出现在职称考试中;知道5个以上的算及格哦。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类似这样的指标呢?期待您的评论!



【本文系作者位冒冒授权检验视界网发表,并经检验视界网编辑,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和本文链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医维基|网站地图|Archiver|手机版|医疗之家 ( 沪ICP备2023001278号-1 )

GMT+8, 2025-4-6 03:06 , Processed in 0.42691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