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北京天伦医院 袁长巍、李翠英、曹兴午
随着男科学的发展,精液细胞学(Semen cytology ,SC)的检测愈来愈受重视。精液中有形成分均为睾丸的代谢产物,直接反映睾丸生殖功能。对1228例少、无精子者精液中有形成分分析,依文献摘编[1],阐述精液细胞学的诊断与治疗的价值。与同道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结果例表[1]。
不育者的就诊年龄和婚育年限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精子组睾丸体积明显小于少精子组,差异显著(P <0.001)。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间质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
一、当前临床值得注意的问题
与时俱进,单纯精液常规检查(CASA)已不能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精细地检测势在必行。精液细胞学的检测可反映睾丸生精功能,根据细胞的检出可衡量睾丸生殖功能,为不育研究及疗效评估提供依据。
本结果显示,无精子组睾丸体积明显小于少精子组,说明睾丸体积的缩小与精子数量的多寡密切相关。为此,睾丸体积测量,为男科体检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临床医生一定要重视。
二、睾丸损伤的时效性反映
本研究显示,少精子组的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在检出数量上要明显高于无精子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精子组精原细胞检出数量高于少精子组,差异显著(P<0.01)。说明睾丸的病理性损伤的时效性,随着时间的延长,精液中细胞脱落不同,在早期、中期为少量脱落,精液可有精子数量减少;随时间延长,睾丸损伤发展,生精细胞脱落进入高峰期,精液中检出大量凋亡、胀亡的初级精母细胞及精子细胞,精子数量会继续减少;随着时间再延长,精子细胞及精母细胞的检出几率逐渐减少,经常会发现精原细胞脱落,并出现无精子状态,说明睾丸功能出现严重障碍,生精细胞脱落进入亚空化期;随着睾丸迁延性损伤,生精细胞脱落进入空化期,生精细胞脱落枯竭,精液中无或偶见形态欠佳的生精细胞,最终呈现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结局。通过本研究可以说明,睾丸内生精细胞的异常脱落导致成熟精子生成的过程受阻,并出现精子生成障碍,是终导致少精子或无精子的主要原因。通过精液中生精细胞的脱落状态与精子发生缺陷的多寡,可直接反映睾丸损伤程度的功能状况。精液中生精细胞检出数量增多是睾丸生精功能出现异常的敏感信号,临床应及时有效控制生精细胞的继续脱落,是防止少、无精子症发生的重要前提。
三、支持细胞评估睾丸功能重要指标
间质细胞(尽管具有争论)和支持细胞虽然不属于生精细胞,但与睾丸生殖功能密切相关,是评估睾丸功能的重要指标。间质细胞和支持细胞在无精子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有精子组。精液中检出间质细胞,说明睾丸基膜受到损伤并发生障碍[5],可能是导致生精细胞异常脱落的重要因素。精液中检出间质细胞及其对不育的影响仍需更加严谨的观察,深入的研究。支持细胞生长在生精小管的内表面,各级生精细胞均镶嵌在上面,起到支持、营养和形成血-睾屏障的作用,构成生精小管的微环境。睾丸基膜损伤,必然导致支持细胞损伤、高度降低和异常脱落,支持细胞的功能减退,可增加生精细胞的凋亡率,进一步减少精子生成[1,5] 。为此,通过间质细胞和支持细胞的检出有利于阐明睾丸发生病理性损伤的机制,为临床及时治疗和防止病情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四、非生精细胞检出与分类的价值
精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及生精细胞等圆形成分在湿片状态下是难以区分开的,由于单纯活体镜检误差较大,实验室人员往往将各类生精细胞误认为白细胞,导致临床误诊误治。通过瑞氏-姬姆萨染色并在油镜下观察,能有效的将各类圆形细胞进行区分辨别。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检出数量的增多是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的一项有效手段。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在无精子组检出数量要明显高于少精子组(P<0.01),已知吞噬细胞多由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转化而来,同属于白细胞系统。但关于精液白细胞的来源及对精液质量所造成的影响观点不甚一致。有研究表明[6],精液白细胞除可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外,尚可吞噬退化的细胞残体,并可破坏、清除未成熟或死亡的精子细胞,而其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可损害精子,影响精液质量,妨碍精子成熟,降低精子密度,与男性不育症发生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另有研究表明[7],精液中白细胞增多是生殖道炎性反应及附属性腺的病理性改变,与不育症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吞噬细胞除具有一般吞噬功能外,更具有免疫吞噬作用(phagocytosis immune)既免疫抗体参与的吞噬作用[8]。特别提出已知巨细胞病毒感染是人巨细胞病毒引起全身性感染综合征。因为被感染细胞变大,核内和细胞质内形成包涵体,故本病又称巨细胞包涵体病(cytomegalic inclusi on disease)。在精液中检出了毛玻璃样(ground-glass appearance)细胞核的巨噬细胞,可能为病毒感染(viral infection )的特征细胞[9,10]。。虽然精液白细胞的来源比较广泛,仍有许多潜在的因素,但笔者认为,前列腺炎和附睾炎可能是精液白细胞增多的重要因素,必要时进行前列腺液检查有意义。如果精液中出现大量白细胞,有可能会造成输精管道的部分或完全梗阻,亦可导致少、无精子症出现。因此,对待精液中的白细胞应结合临床综合考虑,慎重解释精液中的白细胞。
五、精液中其他有形成分的价值
此外,精液中的检出内容还包括支持细胞骨架、线索细胞、淋巴细胞、上皮细胞、结晶、细菌、包涵体、细胞残体及颗粒残渣等有形成分。所有的检出内容都具有其独特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我们不能轻视或忽略任何有形成分的检出。总之,精液脱落细胞学检测已远远超出了常规范畴,精液检测不能仅停留在精子动力学和简单的形态学分类的结果上。进行精液脱落细胞学的检测,不仅能有效的区分白细胞和生精细胞,更能对精子及生精细胞的发生、发展各阶段进行评估和预测,显著提升了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减少了治疗的盲目性。通过临床与实验室的相互验证和信息的反馈,是积累循证医学依据的有效手段。因此,精液脱落细胞学丰富了男性不育的检测内容,为睾丸生殖功能的评估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依据。
参考文献
[1] 袁长巍,杨海英、刘敬平,等.精液脱落细胞学在少、无精子症中的应用[J].中国性科学,2015,1(24):8-10.. |
|